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9页 |
1.1 刚玉磨料 | 第8-14页 |
1.1.1 磨料的基本概念 | 第8-10页 |
1.1.2 刚玉的晶体结构及性质 | 第10-12页 |
1.1.3 刚玉磨料生产工艺 | 第12-14页 |
1.3 陶瓷刚玉磨料 | 第14-19页 |
1.3.1 陶瓷刚玉磨料发展历史 | 第14页 |
1.3.2 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刚玉磨料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3 ZTA复相陶瓷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晶种及添加剂研究 | 第19-28页 |
1.4.1 晶种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4.2 添加剂作用及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1.5 课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5.1 课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28页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28-29页 |
第2章 实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第29-35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29-30页 |
2.2 实验流程 | 第30-32页 |
2.2.1 晶种的制备 | 第30-31页 |
2.2.2 碱性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刚玉磨料 | 第31-32页 |
2.2.3 酸性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刚玉磨料 | 第32页 |
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32-35页 |
2.3.1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3.2 相对密度测试 | 第33页 |
2.3.3 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分析 | 第33页 |
2.3.4 物相分析 | 第33-34页 |
2.3.5 差热-热重分析 | 第34-35页 |
第3章 碱性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刚玉磨料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 第35-70页 |
3.1 晶种对制备陶瓷刚玉磨料的影响 | 第35-38页 |
3.1.1 不同晶种的物相及微观结构分析 | 第35-37页 |
3.1.2 不同晶种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3.2 (NH_4)_3AlF_6-TiO_2-La_2O_3复相添加剂体系的研究 | 第38-49页 |
3.2.1 不同氟化物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2 (NH_4)_3AlF_6/TiO_2添加剂配比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3.2.3 (NH_4)_3AlF_6-TiO_2-La_2O_3三元添加剂的作用分析 | 第42-44页 |
3.2.4 烧结制度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3.2.5 添加剂含量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 La_2O_3-TiO_2-SiO_2复相添加剂体系的研究 | 第49-60页 |
3.3.1 TiO_2/SiO_2比例不变,La_2O_3含量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9-53页 |
3.3.2 La_2O_3/SiO_2比例不变,TiO_2含量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3.3.3 烧结制度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3.3.4 添加剂含量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3.4 锆刚玉磨料的制备研究 | 第60-68页 |
3.4.1 ZrO_2含量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60-63页 |
3.4.2 TiO_2/SiO_2二元添加剂的作用分析 | 第63-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酸性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刚玉磨料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 第70-83页 |
4.1 拟薄水铝石原料分析 | 第70-72页 |
4.1.1 结晶水含量的确定 | 第70-71页 |
4.1.2 物相分析 | 第71页 |
4.1.3 差热-热重分析 | 第71-72页 |
4.2 溶胶体系pH对胶溶状态及胶凝时间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 SiO_2含量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73-76页 |
4.4 MgO/SiO_2二元添加剂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76-78页 |
4.5 La_2O_3/SiO_2二元添加剂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78-80页 |
4.6 La_2O_3-TiO_2-SiO_2三元添加剂对磨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80-8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