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1.1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1.1.1 生物质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 第10页 |
1.1.2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1.2 纤维素乙醇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1 纤维素乙醇的提出与基本生产工艺 | 第11页 |
1.2.2 发展纤维素乙醇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木质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 第12-14页 |
1.3.1 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2页 |
1.3.2 木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2-13页 |
1.3.3 半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14页 |
1.4 木质纤维的预处理技术 | 第14-18页 |
1.4.1 物理法 | 第15-16页 |
1.4.2 化学法 | 第16-18页 |
1.4.3 物理-化学法 | 第18页 |
1.4.4 生物法 | 第18页 |
1.5 木质纤维的酸性盐预处理 | 第18-19页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9页 |
2.2.1 桉木原料化学成分分析 | 第21页 |
2.2.2 不同酸性盐预处理实验 | 第21-22页 |
2.2.3 桉木氯化镁预处理实验 | 第22页 |
2.2.4 预处理残渣的两步酸水解 | 第22页 |
2.2.5 低聚糖的测定 | 第22页 |
2.2.6 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条件 | 第22页 |
2.2.7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2-23页 |
2.2.8 紫外分析 | 第23页 |
2.2.9 红外分析 | 第23页 |
2.2.10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23页 |
2.2.11 核磁共振分析 | 第23页 |
2.2.12 MWL、LCC、LCC-AcOH的制备 | 第23页 |
2.2.13 半纤维素的提取 | 第23-26页 |
2.2.14 本研究所用公式 | 第26-27页 |
2.2.15 响应面优化预处理条件 | 第27页 |
2.2.16 验证试验 | 第27页 |
2.2.17 数据分析 | 第27页 |
2.2.18 降解动力学原理 | 第27-2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68页 |
3.1 预处理酸性盐的筛选 | 第29-33页 |
3.1.1 桉木原料化学成分分析 | 第29页 |
3.1.2 单糖及降解产物液相标准曲线 | 第29-32页 |
3.1.3 不同酸性盐的预处理效果分析 | 第32-33页 |
3.2 桉木氯化镁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33-42页 |
3.2.1 氯化镁预处理条件的筛选 | 第33-37页 |
3.2.2 氯化镁预处理前后组分分析 | 第37-42页 |
3.3 桉木氯化铵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42-50页 |
3.3.1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3.3.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 第43-44页 |
3.3.3 响应面分析 | 第44-46页 |
3.3.4 最佳预处理条件的检验 | 第46页 |
3.3.5 预处理前后组分分析 | 第46-50页 |
3.4 桉木酸性盐预处理机理 | 第50-68页 |
3.4.1 降解动力学 | 第50-57页 |
3.4.2 预处理前后木素模型物结构变化 | 第57-65页 |
3.4.3 预处理液中木素分子量检测 | 第65页 |
3.4.4 原料中半纤维素结构分析 | 第65-66页 |
3.4.5 半纤维素降解溶出机制 | 第66-68页 |
4 结论 | 第68-70页 |
5 展望 | 第70-71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8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