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语境与形态视域下唐宋花形金银盏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21-2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唐宋花形金银盏的动因分析 | 第24-41页 |
2.1 社会背景及概况 | 第24-29页 |
2.1.1 经济组织 | 第24-27页 |
2.1.2 生活模式 | 第27-29页 |
2.2 文化冲击与融合 | 第29-34页 |
2.2.1 因素与构成 | 第29-32页 |
2.2.2 仿制与渗透 | 第32-34页 |
2.3 生活化与世俗化特点的突出 | 第34-36页 |
2.3.1 生活化 | 第34-35页 |
2.3.2 世俗化 | 第35-36页 |
2.4 技术与形式的延续 | 第36-39页 |
2.4.1 其它材质的再现 | 第36-38页 |
2.4.2 模制技术的发扬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唐宋花形金银盏的形制考量 | 第41-54页 |
3.1 造型规律 | 第41-46页 |
3.1.1 演变轨迹 | 第41-44页 |
3.1.2 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3.2 装饰语汇 | 第46-53页 |
3.2.1 装饰题材 | 第47-51页 |
3.2.2 分形布局 | 第51-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唐宋花形金银盏的使用解析及工艺分析 | 第54-65页 |
4.1 使用分析 | 第54-61页 |
4.1.1 尺度与比值 | 第54-56页 |
4.1.2 协调与适称 | 第56-61页 |
4.2 加工方法 | 第61-64页 |
4.2.1 通用成型技术 | 第61-62页 |
4.2.2 纯度提炼技术 | 第62-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花形金银盏的衍生及再创设计 | 第65-73页 |
5.1 元素分解——基于唐宋花形金银盏的功能创新 | 第65-66页 |
5.1.1 概念转换 | 第65-66页 |
5.1.2 形式拓展 | 第66页 |
5.2 提取凝练——基于唐宋花形金银盏的文创产品 | 第66-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