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综述 | 第11-17页 |
1.1 烟草青枯病的研究概述 | 第11-15页 |
1.1.1 烟草青枯病的危害 | 第11-12页 |
1.1.2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 | 第12-14页 |
1.1.3 烟草青枯病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2.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植烟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17-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1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1.2 试验田概况 | 第17-18页 |
2.1.3 试验田管理 | 第18页 |
2.1.4 测定及方法 | 第18-20页 |
2.1.5 数据分析及方法 | 第2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6页 |
2.2.1 植烟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20页 |
2.2.2 土壤微生物测序结果概述 | 第20-21页 |
2.2.3 植烟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4 植烟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第23-25页 |
2.2.5 植烟对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6 植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性的影响 | 第26页 |
2.3 小结 | 第26-28页 |
3 烟株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征 | 第28-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3.1.1 试验点概况 | 第28页 |
3.1.2 土壤样品的采集期 | 第28-29页 |
3.1.3 试验田管理 | 第29页 |
3.1.4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29页 |
3.1.5 数据分析及方法 | 第29-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3.2.1 烟株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30-31页 |
3.2.2 土壤微生物测序结果概述 | 第31页 |
3.2.3 烟株生长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变化 | 第31-34页 |
3.2.4 烟株生长过程中真菌群落组成变化 | 第34-36页 |
3.2.5 烟株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变化 | 第36-37页 |
3.2.6 烟株生长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变化 | 第37-38页 |
3.2.7 烟株生长过程中微生物物种差异分析 | 第38-42页 |
3.3 小结 | 第42-44页 |
4 烟-稻轮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44-5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4.1.1 试验设计 | 第44-45页 |
4.1.2 试验地点概况 | 第45页 |
4.1.3 试验田管理 | 第45页 |
4.1.4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45页 |
4.1.5 数据分析及方法 | 第4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4.2.1 土壤微生物测序结果概述 | 第45-46页 |
4.2.2 烟-稻轮作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 第46-48页 |
4.2.3 烟-稻轮作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 第48-49页 |
4.2.4 烟-稻轮作下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49-50页 |
4.2.5 烟-稻轮作下土壤样本微生物层级聚类分析 | 第50-51页 |
4.2.6 烟-稻轮作下土壤微生物物种差异分析 | 第51-52页 |
4.3 小结 | 第52-53页 |
5 烟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烟草青枯病关系分析 | 第53-65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5.1.1 试验设计 | 第53-54页 |
5.1.2 试验地点概述 | 第54页 |
5.1.3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5.1.4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54-55页 |
5.1.5 数据分析及方法 | 第5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4页 |
5.2.1 土壤微生物测序结果概述 | 第55页 |
5.2.2 健康与发病烟田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55-56页 |
5.2.3 健康与发病烟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6-60页 |
5.2.4 健康和发病烟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 第60页 |
5.2.5 健康与发病烟田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差异分析 | 第60-62页 |
5.2.6 健康与发病烟田土壤微生物模型和预测分析 | 第62-64页 |
5.3 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