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孟子身体观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孟子身体观考察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孟子身体观的核心概念 | 第11-15页 |
1.1 大体与小体之分 | 第11-12页 |
1.2 “居仁由义”的养体之法 | 第12-13页 |
1.3 孟子身体观的理想境界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孟子身体观的心性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四端之心的性善根基 | 第15-16页 |
2.2 求放心的修养工夫 | 第16-17页 |
2.3 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孟子身体观的三个面向 | 第19-23页 |
3.1 形躯之身 | 第19页 |
3.2 德性之身 | 第19-20页 |
3.3 感通之身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孟子身体观中“气”论考察 | 第23-38页 |
第一节 先秦诸子“以气论身”的传统 | 第23-27页 |
第二节 孟子“气论”的核心概念 | 第27-34页 |
2.1 志气之辩 | 第27-29页 |
2.2 孟子之“气”的四种表达 | 第29-31页 |
2.3 孟子“浩然之气”的涵义 | 第31-34页 |
第三节 孟子身体观中“气”的涵义 | 第34-38页 |
3.1 血气:身体的构成者 | 第34页 |
3.2 德气:身体的精神化 | 第34-36页 |
3.3 浩然之气:身体的超越性 | 第36-38页 |
余论 荀孟养气说比较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