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对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第9-10页
    1.2 水中氨氮的来源和危害第10-11页
    1.3 活性炭用于水处理的发展过程第11-12页
    1.4 活性炭处理水中氨氮的现状第12-13页
    1.5 活性炭的改性方法第13-14页
    1.6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4-15页
第2章 活性炭的吸附理论第15-22页
    2.1 吸附速率第15-16页
    2.2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16-17页
    2.3 吸附等温线第17-18页
    2.4 不同等温吸附方程第18-19页
    2.5 活性炭吸附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2.6 活性炭的再生第20-22页
第3章 活性炭及其硝酸改性第22-33页
    3.1 活性炭的结构第22-23页
    3.2 实验目的与方法第23-24页
    3.3 实验设备、仪器与药剂第24-25页
    3.4 实验内容第25页
        3.4.1改性实验第25页
        3.4.2官能团测定实验第25页
    3.5 活性炭的官能团测定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3.5.1 未改性活性炭的基本信息与官能团第25-26页
        3.5.2 改性活性炭官能团测定结果第26-28页
    3.6 吸附量与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的关系第28-31页
    3.7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4章 未改性活性炭对水中氨氮的吸附实验第33-46页
    4.1 实验目的与方法第33页
    4.2 实验设备、仪器与药剂第33-34页
    4.3 实验内容与结果分析第34-44页
        4.3.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第34-35页
        4.3.2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5-36页
        4.3.3 吸附等温线第36-38页
        4.3.4 不同pH值时的吸附等温线第38-41页
        4.3.5 未改性活性炭对氨氮溶液中不同组分的吸附第41-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5章 改性活性炭对水中氨氮的吸附实验第46-64页
    5.1 实验目的与方法第46页
    5.2 实验设备、仪器与药剂第46-47页
    5.3 实验内容与结果分析第47-61页
        5.3.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第47-48页
        5.3.2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8-49页
        5.3.3 吸附等温线第49-53页
        5.3.4 不同pH值时的吸附等温线第53-56页
        5.3.5 改性活性炭对氨氮溶液中不同组分的吸附第56-61页
    5.4 改性活性炭的再生第61-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6章 活性炭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对比与机理分析第64-67页
    6.1 吸附动力学层面研究第64-65页
    6.2 吸附热力学层面研究第65-66页
    6.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水河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
下一篇:城市降雨径流模型的参数敏感度分析与率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