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产能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2.2 产能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产能区域合作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重点行业产能现状分析 | 第19-24页 |
2.1 界定产能问题重点行业的依据 | 第19-20页 |
2.2 重点行业的产业结构分析 | 第20-21页 |
2.3 重点行业的市场供需分析 | 第21-22页 |
2.4 重点行业的对外贸易分析 | 第22-24页 |
第3章 重点行业地域分布判定及其特征 | 第24-34页 |
3.1 重点行业产能地区分布判定标准 | 第24-25页 |
3.2 分地区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测算 | 第25-33页 |
3.2.1 测算模型构建 | 第25-27页 |
3.2.2 数据整理 | 第27-28页 |
3.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28-33页 |
3.3 重点行业产能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第4章 重点行业地区产能区域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4页 |
4.1 影响产能区域合作的可能因素 | 第34-35页 |
4.2 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产能区域合作的影响因素 | 第35-44页 |
4.2.1 扩展的引力模型构建 | 第35-37页 |
4.2.2 数据整理 | 第37-38页 |
4.2.3 实证结果 | 第38-44页 |
第5章 我国重点行业“一带一路”产能区域合作优化对接 | 第44-49页 |
5.1 产能区域合作优化对接依据:贸易潜力值 | 第44-46页 |
5.1.1 选取贸易潜力值的说明 | 第44页 |
5.1.2 贸易潜力值的测算方法 | 第44页 |
5.1.3 贸易潜力值的测算结果 | 第44-46页 |
5.2 我国重点行业产能地区贸易潜力分析 | 第46-47页 |
5.2.1 重点行业产能地区目前贸易情况 | 第46页 |
5.2.2 重点行业产能地区贸易潜力区域 | 第46-47页 |
5.3 我国重点行业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产能区域合作的优化对接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64页 |
附录1 各省市费雪检验结果表 | 第51-54页 |
附录2 各省市回归结果表 | 第54-55页 |
附录3 各省市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55-64页 |
吉林省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55-56页 |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56-57页 |
天津市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57-58页 |
河北省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58-59页 |
甘肃省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59-60页 |
陕西省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60-61页 |
重庆市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61-62页 |
广西省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62-63页 |
江西省对外贸易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