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0页
    一、论文研究目的第7-8页
    二、现有文献综述第8-9页
    三、本文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一章 探望权性质的性质分析第10-13页
    一、关于探望权性质的各种观点第10-11页
        (一) 权利说第10页
        (二) 义务说第10页
        (三) 权利义务说第10-11页
    二、我国现行法律所采观点第11页
    三、探望权性质之我见第11-12页
        (一) 探望权首先是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应有权利第11页
        (二) 探望权本身应有义务属性第11-12页
    四、探望权性质分析对完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意义第12-13页
第二章 我国现行探望权制度的不足之处第13-20页
    一、关于探望权主体的问题第13-15页
    二、关于探望权中止、恢复的问题第15-17页
    三、关于探望权执行的问题第17-20页
第三章 我国探望权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0-23页
    一、完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必要性第20-21页
    二、完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可行性第21页
    三、完善探望权制度的原则第21-23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第23-29页
    一、扩大探望权主体的范围第23-25页
        (一) 儿童应有被探望权第23-24页
        (二) 未离婚但处于分居状态的情形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应有探望权第24页
        (三) 未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一方应有探望权第24-25页
        (四) 赋予祖父母、外祖父母应有的探望权第25页
    二、完善关于探望权中止的相关规定第25-26页
        (一) 细化中止事由第25-26页
        (二) 完善探望权中止的其他规定第26页
    三、完善执行程序中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措施第26-29页
        (一) 明确儿童是当然的探望权申请执行主体之一第26-27页
        (二) 执行程序中慎用人身罚性强制执行措施第27页
        (三) 实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第27-28页
        (四) 执行程序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共同担保人内部追偿权问题研究
下一篇: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