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1.1 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1.1.1 乙醇的理化性质 | 第9页 |
1.1.2 乙醇的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1.2 乙醇的主要生产工艺 | 第11-17页 |
1.2.1 生物质制乙醇 | 第11-13页 |
1.2.2 乙烯水合制乙醇 | 第13-14页 |
1.2.3 合成气制乙醇 | 第14-17页 |
1.3 醋酸加氢体系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3.1 醋酸加氢反应机理 | 第17-21页 |
1.3.2 醋酸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4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1.4.1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22-25页 |
1.4.2 DFT理论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页 |
1.4.3 模拟软件介绍 | 第25-26页 |
1.5 论文工作的构想及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醋酸在Cu_2In(100)表面加氢合成乙醇 | 第27-57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28-32页 |
2.2.1 计算方法 | 第28页 |
2.2.2 计算模型 | 第28-30页 |
2.2.3 计算内容 | 第30-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54页 |
2.3.1 醋酸在Cu_2In(100)面上加氢反应网络设计 | 第32-33页 |
2.3.2 醋酸及中间产物在Cu_2In(100)面上吸附 | 第33-36页 |
2.3.3 醋酸在Cu_2In(100)面上加氢反应路径 | 第36-47页 |
2.3.4 Cu_2In(100)面上氢气解离与水生成反应 | 第47-48页 |
2.3.5 Cu_2In与 Cu催化剂上反应路径对比 | 第48-51页 |
2.3.6 In对 Cu基催化剂调变作用 | 第51-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3章 醋酸在含有氧缺位的In_2O_3(110)表面加氢合成乙醇 | 第57-81页 |
3.1 引言 | 第57-58页 |
3.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58-61页 |
3.2.1 计算方法 | 第58页 |
3.2.2 计算模型 | 第58-60页 |
3.2.3 计算内容 | 第60-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9页 |
3.3.1 In_2O_3(110)面上氧缺位的形成规律 | 第61-63页 |
3.3.2 醋酸及中间产物在D1&D4 In_2O_3(110)面上吸附 | 第63-66页 |
3.3.3 醋酸在D1&D4 面上加氢合成乙醇机理 | 第66-74页 |
3.3.4 In_2O_3 表面氧缺位对醋酸加氢的影响 | 第74-76页 |
3.3.5 D1 面与D4 面上吸附和催化性质对比 | 第76-7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4章 醋酸在Cu4/In_2O_3(110)表面加氢合成乙醇 | 第81-97页 |
4.1 引言 | 第81-82页 |
4.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82-84页 |
4.2.1 计算方法 | 第82页 |
4.2.2 计算模型 | 第82-83页 |
4.2.3 计算内容 | 第83-8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4-95页 |
4.3.1 氢气在Cu4/In_2O_3(110)面上吸附、解离与溢流 | 第84-86页 |
4.3.2 醋酸及中间产物在Cu4/In_2O_3(110)面上吸附 | 第86-89页 |
4.3.3 醋酸在Cu4/In_2O_3(110)面上加氢合成乙醇机理 | 第89-93页 |
4.3.4 Cu4/In_2O_3与Cu_2In催化剂上生成乙醇基元反应对比 | 第93-9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5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第97-101页 |
5.1 结论 | 第97-98页 |
5.2 创新点 | 第98页 |
5.3 展望 | 第98-101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