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与市场论文--市场论文--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论文

食品营养、有机和原产国标签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以牛奶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页
        1.5.2 不足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第18-32页
    2.1 文献综述第18-29页
        2.1.1 食品营养标签研究综述第18-23页
        2.1.2 有机标签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第23-24页
        2.1.3 原产国标签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第24-26页
        2.1.4 涉及食品营养、有机和原产国标签中多重属性的研究第26-28页
        2.1.5 文献评述第28-29页
    2.2 理论回顾第29-32页
        2.2.1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29-30页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0页
        2.2.3 Lancaster的消费者需求理论第30-31页
        2.2.4 随机效用理论第31-32页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2-44页
    3.1 选择实验变量选择及属性与层次设计第32-34页
        3.1.1 牛奶营养标签第32页
        3.1.2 牛奶有机标签第32-33页
        3.1.3 牛奶原产国标签第33页
        3.1.4 牛奶销售价格第33-34页
    3.2 问卷调查与回收第34-35页
        3.2.1 问卷设计第34-35页
        3.2.2 调查组织实施第35页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5-44页
        3.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35-37页
        3.3.2 调查对象的营养健康观念和牛奶消费情况第37-44页
第四章 实证模型与结果分析第44-56页
    4.1 选择实验法第44页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赋值第44-46页
        4.2.1 模型构建第44-46页
        4.2.2 变量赋值第46页
    4.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第46-56页
        4.3.1 随机参数Logit模型(RPL)结果分析第46-50页
        4.3.2 潜在类别模型(LCM)结果分析第50-55页
        4.3.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6-60页
    5.1 研究结论第56-57页
    5.2 对策建议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附录第70-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研发的影响
下一篇:U物流公司进出口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