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16页 |
1.4.2 可能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8页 |
2.2.3 预测风险学说 | 第18-19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2.3.3 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现状描述 | 第23-37页 |
3.1 股权融资成本的测度 | 第23-25页 |
3.1.1 股权融资成本的计量 | 第23-25页 |
3.1.2 计量方法的选择及现状描述的数据来源 | 第25页 |
3.2 股权融资成本的行业分析 | 第25-30页 |
3.2.1 行业平均股权融资成本纵向比较 | 第26-29页 |
3.2.2 同一年份行业平均股权融资成本横向比较 | 第29-30页 |
3.3 股权融资成本的市场分析 | 第30-34页 |
3.3.1 不同市场的股权融资成本比较 | 第30页 |
3.3.2 不同市场的行业平均股权融资成本比较 | 第30-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第四章 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3页 |
4.1 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37-39页 |
4.1.1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分析 | 第37-38页 |
4.1.2 基于投资预测风险的分析 | 第38-39页 |
4.2 股权融资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实证分析 | 第43-59页 |
5.1 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43页 |
5.2 模型设计 | 第43-44页 |
5.3 变量选择 | 第44-47页 |
5.3.1 股权融资成本(Ri) | 第44页 |
5.3.2 信息披露质量(DIS) | 第44-45页 |
5.3.3 股票流动性(TR) | 第45页 |
5.3.4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45-47页 |
5.4 描述性统计 | 第47-51页 |
5.4.1 分行业对深证A股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质量的分析 | 第47-50页 |
5.4.2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5.5 PEARSON相关性检验 | 第51-52页 |
5.5.1 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页 |
5.5.2 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5.6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2-56页 |
5.6.1 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回归分析 | 第52-54页 |
5.6.2 股票流动性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5.6.3 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回归分析 | 第55-5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9-6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0-63页 |
6.2.1 加大对信息披露相关制度的建设 | 第60页 |
6.2.2 政府要积极主导信息披露的考评体系构建 | 第60页 |
6.2.3 增强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意识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