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河源市农业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5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5页
    1.4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农业保险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7-22页
    2.1 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第17-20页
        2.1.1 保险的概念第17页
        2.1.2 农业保险的概念第17页
        2.1.3 农业保险的特点第17-18页
        2.1.4 农业保险的种类第18-19页
        2.1.5 农业保险的责任第19-20页
    2.2 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2.2.1 公共产品理论第20页
        2.2.2 农业保护理论第20-21页
        2.2.3 保险需求理论第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河源市农业保险概况第22-31页
    3.1 河源市农业保险运营现状第22-23页
        3.1.1 保险机构设置第22页
        3.1.2 机构核心功能第22-23页
        3.1.3 人才配备情况第23页
    3.2 河源市农业保险业务现状第23-24页
    3.3 河源市农业保险险种现状第24页
    3.4 河源市农业保险参保现状第24-30页
        3.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24-25页
        3.4.2 调查对象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第25-26页
        3.4.3 调查对象购买农业保险的情况第26页
        3.4.4 调查对象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第26-27页
        3.4.5 调查对象对农业险种的需求第27页
        3.4.6 调查对象了解农业保险的渠道第27-28页
        3.4.7 调查对象对保险条款的理解程度第28-29页
        3.4.8 调查对象可承担的保费金额第29页
        3.4.9 调查对象不购买农业保险的原因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河源市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38页
    4.1 政府方面第31-33页
        4.1.1 对农业保险缺乏有效宣传第31页
        4.1.2 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不足第31-32页
        4.1.3 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第32-33页
        4.1.4 农业保险相关政策不健全第33页
    4.2 保险公司方面第33-35页
        4.2.1 保险公司服务水平不高第33页
        4.2.2 农业保险品种少、范围窄第33-34页
        4.2.3 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水平较低第34-35页
        4.2.4 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较为落后第35页
    4.3 农户方面第35-36页
        4.3.1 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第35-36页
        4.3.2 经济收入水平不高第36页
    4.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五章 推动河源市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第38-43页
    5.1 政府方面要大力支持第38-39页
        5.1.1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第38页
        5.1.2 持续加大政府投入第38页
        5.1.3 健全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第38-39页
        5.1.4 完善农业保险配套政策第39页
    5.2 保险公司方面要完善服务第39-41页
        5.2.1 构建广覆盖的服务网络第39-40页
        5.2.2 改进公司内部管理方式第40页
        5.2.3 增加农业保险险种和范围第40页
        5.2.4 培养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第40-41页
        5.2.5 创新农业保险技术第41页
    5.3 农户方面要积极参与第41-43页
        5.3.1 强化保险意识第41页
        5.3.2 了解保险基本知识第41-43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机制优化研究
下一篇:铜仁市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