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外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经验介绍 | 第11-12页 |
1.2.2 基础养老金给付现状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基础养老金适度给付水平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4 基础养老金动态调整机制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5 小结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0-23页 |
1.4.1 创新点 | 第21页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第2章 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机制优化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第23-24页 |
2.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第23-24页 |
2.1.2 基础养老金 | 第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4-25页 |
2.2.2 社会公平理论 | 第25页 |
2.2.3 适度水平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基础养老金给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5页 |
3.1 基础养老金给付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3.1.1 基础养老金整体给付水平 | 第27-28页 |
3.1.2 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 | 第28-30页 |
3.1.3 基础养老金财政负担 | 第30-33页 |
3.2 基础养老金给付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3.2.1 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较低 | 第33页 |
3.2.2 基础养老金地区差异显著 | 第33-34页 |
3.2.3 基础养老金财政分担机制不合理 | 第34页 |
3.2.4 基础养老金缺乏科学的调整方案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础养老金适度给付水平分析 | 第35-49页 |
4.1 基于热量支出法的适度下限测算 | 第35-38页 |
4.1.1 模型介绍及参数设定 | 第35-37页 |
4.1.2 各省市基础养老金适度下限测算 | 第37-38页 |
4.2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适度上限测算 | 第38-44页 |
4.2.1 模型介绍及参数设定 | 第38-40页 |
4.2.2 各省市基础养老金适度上限测算 | 第40-44页 |
4.3 基础养老金适度给付水平中长期预测 | 第44-49页 |
4.3.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4.3.2 数据预测 | 第46-49页 |
第5章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确定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机制优化 | 第49-59页 |
5.1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确定 | 第49-50页 |
5.2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财政补贴分担机制优化 | 第50-59页 |
5.2.1 评判体系指标选取及方法描述 | 第51-52页 |
5.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 第52-57页 |
5.2.3 区域划分及财政分担比例设定 | 第57-59页 |
第6章 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设计 | 第59-75页 |
6.1 分阶段调整方案设计 | 第59-62页 |
6.1.1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方案 | 第60页 |
6.1.2 基础养老金增发部分调整方案 | 第60-62页 |
6.1.3 小结 | 第62页 |
6.2 调整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62-75页 |
6.2.1 相关数据预测 | 第63-68页 |
6.2.2 评判标准选取 | 第68-70页 |
6.2.3 中央及地方财政负担水平分析 | 第70-75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5-8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76-80页 |
7.2.1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基础养老金财政投入力度 | 第76-77页 |
7.2.2 明晰基础养老金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责任 | 第77-78页 |
7.2.3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养老金动态调整方案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