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1 植物功能性状 | 第12-13页 |
1.1.1 植物功能性状的定义 | 第12页 |
1.1.2 植物功能性状间权衡关系 | 第12-13页 |
1.2 功能多样性 | 第13-14页 |
1.3 城市化对常绿阔叶林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1 景观特征 | 第14页 |
1.3.2 人为干扰 | 第14-15页 |
1.3.3 环境影响 | 第15页 |
1.4 城市化对植物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15-18页 |
1.4.1 城市化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2 城市化对植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2.1 研究地概况 | 第18-21页 |
2.2 优势种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2.3 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及测定 | 第22-24页 |
2.3.1 植物高度 | 第23页 |
2.3.2 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 | 第23页 |
2.3.3 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 | 第23页 |
2.3.4 最大光合速率 | 第23页 |
2.3.5 水分利用效率 | 第23-24页 |
2.4 环境因子采集与测定 | 第24-26页 |
2.4.1 温度 | 第24页 |
2.4.2 凋落物现存量 | 第24页 |
2.4.3 土壤因子 | 第24-26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6-28页 |
2.5.1 功能多样性指数 | 第26-27页 |
2.5.2 城郊梯度下植物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环境因子的差异分析 | 第27页 |
2.5.3 城郊梯度下植物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第27-28页 |
2.6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城郊梯度下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功能性状 | 第29-35页 |
3.1 城郊梯度下优势种的功能性状差异 | 第29-31页 |
3.2 城郊梯度下优势种功能性状权衡关系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城郊梯度下植物功能多样性 | 第35-37页 |
4.1 城郊梯度下功能多样性差异 | 第35-36页 |
4.2 城郊梯度下功能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性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城郊梯度下植物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37-49页 |
5.1 城郊梯度下植物群落中温度的变化 | 第37-38页 |
5.2 城郊梯度下植物群落中凋落物现存量的变化 | 第38页 |
5.3 城郊梯度下植物群落中土壤因子的变化 | 第38-41页 |
5.3.1 城郊梯度下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 | 第38-39页 |
5.3.2 城郊梯度下土壤养分元素的变化 | 第39-40页 |
5.3.3 城郊梯度下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 第40-41页 |
5.4 城郊梯度下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41-46页 |
5.5 城郊梯度下植物功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46-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6.1.1 植物功能性状对城市化的响应 | 第49页 |
6.1.2 植物功能多样性对城市化的响应 | 第49-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