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海岛棉的起源和发展 | 第13-15页 |
1.1.1 棉花的分类 | 第13-14页 |
1.1.2 海岛棉的起源和分类 | 第14-15页 |
1.1.3 新疆海岛棉的发展 | 第15页 |
1.2 遗传多样性 | 第15-18页 |
1.2.1 种质资源的分类 | 第15-16页 |
1.2.2 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 第16-17页 |
1.2.3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 第17-18页 |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1 作物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概念和优点 | 第19页 |
1.3.3 连锁不平衡 | 第19-20页 |
1.3.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第20-2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新疆自育海岛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 | 第23-3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6页 |
2.2.1 变异情况 | 第25-27页 |
2.2.2 相关性分析 | 第27-29页 |
2.2.3 聚类分析 | 第29-34页 |
2.2.4 主成分分析 | 第34-36页 |
2.3 讨论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新疆自育海岛棉品种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38-54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8-40页 |
3.1.1 材料和表型调查 | 第38-39页 |
3.1.2 文库构建和测序 | 第39页 |
3.1.3 序列质量检测和过滤 | 第39页 |
3.1.4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3.1.5 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40页 |
3.1.6 连锁不平衡衰退的评估 | 第40页 |
3.1.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4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3.2.1 SNP的鉴定 | 第40-43页 |
3.2.2 群体结构分析 | 第43-45页 |
3.2.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5-46页 |
3.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6-47页 |
3.2.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47-49页 |
3.2.6 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显著关联位点分析 | 第49-51页 |
3.3 讨论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