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垃圾分类中的公民参与--基于共同供给理论视角的考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导论 | 第9-2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二) 文献述评 | 第13-21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1-22页 |
(四)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五)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4-26页 |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26-33页 |
(一) 垃圾分类服务的供给特性 | 第26-27页 |
(二) 公民参与共同供给的动因 | 第27-33页 |
三、厦门市垃圾分类服务供给中的公民参与现状 | 第33-47页 |
(一) 鼓浪屿多主体共建模式 | 第33-37页 |
(二) 湖里欣悦园物业合作模式 | 第37-39页 |
(三) 海沧天湖城购买社工服务模式 | 第39-43页 |
(四) 集美泉水湾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模式 | 第43-47页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47-55页 |
(一) 服务性质对公民参与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7页 |
(二) 交易成本对公民参与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7-49页 |
(三) 政府支持对公民参与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9-53页 |
(四) 激励机制对公民参与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53-55页 |
五、研究发现与启示 | 第55-60页 |
(一) 研究发现 | 第55-56页 |
(二) 增进公民参与垃圾分类服务供给的启示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