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河湟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1 绪论第16-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2页
        1.2.1 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概念第17-19页
        1.2.2 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2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2 技术路线第23-25页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第25-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5-27页
        2.1.1 研究区范围界定第25-26页
        2.1.2 自然地理条件第26页
        2.1.3 社会经济条件第26-27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7-29页
3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第29-41页
    3.1 土地利用演变过程第29-35页
        3.1.1 土地利用演变过程研究方法第29-30页
        3.1.2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及其空间特征第30-32页
        3.1.3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第32-33页
        3.1.4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向第33-35页
    3.2 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第35-39页
        3.2.1 景观格局指数研究方法第35-37页
        3.2.2 斑块类型水平特征第37-39页
        3.2.3 景观尺度水平特征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河湟地区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第41-52页
    4.1 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方法第41-45页
    4.2 单一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第45-50页
        4.2.1 固碳释氧功能评价第45-46页
        4.2.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第46-47页
        4.2.3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第47-48页
        4.2.4 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第48-50页
    4.3 生态系统功能总体评价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5 河湟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第52-58页
    5.1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第52-53页
    5.2 河湟地区生态“源地”识别第53-54页
    5.3 河湟地区最小累积“阻力面”构建第54-56页
    5.4 河湟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8-62页
    6.1 主要结论第58-60页
    6.2 创新与不足第60-61页
        6.2.1 论文创新点第60页
        6.2.2 论文不足的地方第60-61页
    6.3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喷水冷却后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喷油策略耦合EGR对生物柴油/柴油/PODE3-4混合燃料柴油机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