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Petri网及Web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6-26页 |
2.1 Petri网理论 | 第16-19页 |
2.1.1 Petri网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1.2 Petri网的建模及应用 | 第18-19页 |
2.2 Web开发理论与技术 | 第19-23页 |
2.2.1 Web前端技术 | 第19-20页 |
2.2.2 服务端开发技术 | 第20-23页 |
2.3 WebSocket技术原理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教学实验Web平台分析与设计 | 第26-35页 |
3.1 教学实验Web平台的分析 | 第26-29页 |
3.1.1 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1.2 可行性分析 | 第27页 |
3.1.3 教学实验Web平台的功能分析 | 第27-29页 |
3.2 教学实验Web平台的设计 | 第29-33页 |
3.2.1 开发及运行环境 | 第29页 |
3.2.2 整体框架设计 | 第29-31页 |
3.2.3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1-33页 |
3.3 WebSocket实验讨论组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Petri网的实验流程建模 | 第35-46页 |
4.1 建模方法的选择 | 第35-37页 |
4.2 教学实验流程分析 | 第37-39页 |
4.3 Petri网建模 | 第39-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IM即时通讯方案选择与实现 | 第46-60页 |
5.1 技术方案的选择 | 第46-47页 |
5.2 WebSocket通讯功能的具体实现 | 第47-57页 |
5.2.1 WebSocket的连线 | 第47-50页 |
5.2.2 实验讨论组功能实现 | 第50-57页 |
5.3 WebSocket与LigerUI框架的融合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教学实验Web平台功能的实现 | 第60-74页 |
6.1 实验平台整体构成 | 第60-62页 |
6.2 实验平台的功能 | 第62-70页 |
6.2.1 学生功能 | 第62-66页 |
6.2.2 老师功能 | 第66-70页 |
6.3 与Discuz论坛的结合 | 第70-71页 |
6.4 下一步工作 | 第71-7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