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北纬30°中美传统民居光环境个案比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5-28页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5-18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1.2.1 北纬30°第18页
        1.2.2 传统民居第18-19页
        1.2.3 光环境第19-21页
    1.3 本文研究重点与方法第21-23页
        1.3.1 研究重点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4 文献综述第23-27页
        1.4.1 国内研究成果第23-24页
        1.4.2 国外研究成果第24-26页
        1.4.3 文献综述小结第26-27页
    1.5 研究框架第27-28页
第2章 北纬30°中美传统民居概述第28-46页
    2.1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述第28-40页
        2.1.1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区分第30-35页
        2.1.2 北纬30°中国传统民居第35-40页
    2.2 美国传统民居研究概述第40-45页
        2.2.1 美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区分第40-43页
        2.2.2 北纬30°美国传统民居第43-45页
    2.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传统民居光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46-63页
    3.1 光和光环境第46-50页
        3.1.1 光第46页
        3.1.2 光环境第46-50页
    3.2 光环境对建筑活动的影响第50-52页
        3.2.1 天然光环境对建筑活动的影响第50-51页
        3.2.2 人工光环境对建筑活动的影响第51-52页
    3.3 影响传统民居光环境的因素第52-61页
        3.3.1 建筑朝向第52-53页
        3.3.2 平面布局第53-56页
        3.3.3 材料运用第56-57页
        3.3.4 结构特点第57-58页
        3.3.5 采光技术第58-61页
    3.4 重视天然光环境的必要性第61-62页
        3.4.1 传统民居是研究天然光环境的重要途径第61页
        3.4.2 天然光环境是分析传统民居的必要手段第61-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光环境比较实验对象与方法第63-70页
    4.1 调研地点第63-64页
        4.1.1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63页
        4.1.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市第63-64页
    4.2 实验对象第64-66页
        4.2.1 中国梅山文化园农家小院第64-65页
        4.2.2 美国MagnoliaMoundPlantationHouse(MMPH)第65-66页
    4.3 实验方法第66-69页
        4.3.1 光环境实测第66-67页
        4.3.2 模拟分析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光环境比较实验分析与结论第70-94页
    5.1 光环境模拟软件精确度分析第70-74页
    5.2 农家小院与MagnoliaMoundPlantationHouse采光环境设计分析第74-91页
        5.2.1 场所分析第74-76页
        5.2.2 与美国IES-RoomIlluminationLevel对比分析第76-81页
        5.2.3 自然采光优化分析第81-91页
    5.3 研究结论第91-93页
        5.3.1 模拟分析软件评估部分第91页
        5.3.2 设计建议部分第91-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结语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98-99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第99-100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建筑综合体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下一篇:中国梅山文化园黑茶工艺坊设计及其地域文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