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8-28页 |
第一节 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及特征 | 第18-19页 |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 | 第18页 |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 第19-23页 |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19-21页 |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 第21-23页 |
第三节 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和规范体系 | 第23-26页 |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 | 第23-24页 |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 第24-26页 |
第四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26-27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页 |
二、风险理论 | 第26-27页 |
三、系统理论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Z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 第28-37页 |
第一节 Z公司经营概况 | 第28-31页 |
一、Z公司经营特点 | 第29-30页 |
二、Z公司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 第30-31页 |
第二节 Z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31-36页 |
一、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 第31-33页 |
二、内部审计与监督现状 | 第33页 |
三、公司战略与企业文化现状 | 第33-34页 |
四、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现状 | 第34-36页 |
五、信息与沟通现状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Z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综合评价 | 第37-53页 |
第一节 Z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 | 第37-38页 |
一、有助于查找企业内控缺陷,完善企业内控体系 | 第37页 |
二、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 第37页 |
三、有助于实现与外部监管的协调互动 | 第37-38页 |
第二节 Z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第38-43页 |
一、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 第38-39页 |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39-43页 |
第三节 Z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综合评价 | 第43-52页 |
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7页 |
二、模糊综合评判下的评价值 | 第47-50页 |
三、内部控制评价结果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Z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 第53-58页 |
第一节 Z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一、内部环境分析 | 第53页 |
二、风险评估分析 | 第53页 |
三、控制活动分析 | 第53-54页 |
四、信息与沟通分析 | 第54页 |
五、监督分析 | 第54页 |
第二节 Z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54-57页 |
一、内部控制环境需要改善 | 第54-55页 |
二、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健全 | 第55-56页 |
三、风险控制意识需要提高 | 第56页 |
四、信息与沟通需要加强 | 第56页 |
五、监督机制需要强化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Z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第58-65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优化的原则和重点 | 第58-60页 |
一、内部控制优化的原则 | 第58-59页 |
二、内部控制优化的重点 | 第59-60页 |
第二节 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第60-63页 |
一、改进内部控制的治理基础 | 第60-61页 |
二、完善内部控制措施 | 第61页 |
三、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 第61-62页 |
四、保证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 第62页 |
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内部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 第63-64页 |
一、实现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 第63页 |
二、加强人力资源制度保障 | 第63页 |
三、内控意识必须全面提升 | 第63页 |
四、加强信息与沟通的职能保障 | 第63-64页 |
五、建立监督检查与评价长效机制保障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