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二维材料的固定化氧化还原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2页 |
引言 | 第18页 |
1.1 氧化还原酶 | 第18-22页 |
1.1.1 甲酸脱氢酶 | 第19-21页 |
1.1.2 苯丙酸脱氢酶 | 第21-22页 |
1.2 酶的固定化 | 第22-25页 |
1.2.1 固定化酶的应用 | 第22-23页 |
1.2.2 固定化载体 | 第23页 |
1.2.3 固定化方法 | 第23-25页 |
1.3 石墨烯材料 | 第25-29页 |
1.3.1 石墨烯 | 第25-26页 |
1.3.2 氧化石墨烯 | 第26-27页 |
1.3.3 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 | 第27-29页 |
1.4 基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酶固定化 | 第29-30页 |
1.4.1 固定化机制 | 第29-30页 |
1.4.2 应用与挑战 | 第30页 |
1.5 本课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镍离子配位氧化石墨烯固定化甲酸脱氢酶 | 第32-64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3-37页 |
2.2.1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2.2.2 主要试剂与缓冲液 | 第34-3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7-45页 |
2.3.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37页 |
2.3.2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第37-38页 |
2.3.3 甲酸脱氢酶的制备 | 第38-41页 |
2.3.4 固定化酶GO-Ni-FDH制备 | 第41-4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5-63页 |
2.4.1 GO晶体衍射 | 第45-46页 |
2.4.2 GO紫外-可见光谱 | 第46页 |
2.4.3 GO红外光谱 | 第46-47页 |
2.4.4 GO荧光光谱 | 第47-48页 |
2.4.5 FDH凝胶电泳 | 第48-49页 |
2.4.6 金属离子对FDH酶活的影响 | 第49-50页 |
2.4.7 GO吸附金属离子能力 | 第50-51页 |
2.4.8 GO-Ni负载能力 | 第51-52页 |
2.4.9 酶活回收率 | 第52页 |
2.4.10 最适反应pH | 第52-53页 |
2.4.11 最适反应温度 | 第53-54页 |
2.4.12 温度稳定性 | 第54-55页 |
2.4.13 储藏稳定性 | 第55-56页 |
2.4.14 重复利用稳定性 | 第56-57页 |
2.4.15 耐有机溶剂稳定性 | 第57-59页 |
2.4.16 动力学参数 | 第59-61页 |
2.4.17 圆二色谱 | 第61-62页 |
2.4.18 SEM表征 | 第62-6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三章 聚乙烯亚胺接枝氧化石墨烯固定化甲酸脱氢酶 | 第64-77页 |
3.1 引言 | 第64-65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3.2.1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3.2.2 主要试剂与缓冲液 | 第6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65-67页 |
3.3.1 载体GO-PEI的制备 | 第65页 |
3.3.2 固定化酶GO-PEI-FDH的制备 | 第65-66页 |
3.3.3 载体负载能力测定 | 第66页 |
3.3.4 反应体系和酶活测定 | 第66页 |
3.3.5 最适反应温度 | 第66页 |
3.3.6 最适反应pH | 第66-67页 |
3.3.7 动力学参数 | 第6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7-76页 |
3.4.1 GO-PEI负载能力 | 第67页 |
3.4.2 酶活回收率 | 第67-68页 |
3.4.3 最适反应pH | 第68-69页 |
3.4.4 最适反应温度 | 第69-70页 |
3.4.5 温度稳定性 | 第70-71页 |
3.4.6 储藏稳定性 | 第71-72页 |
3.4.7 重复利用稳定性 | 第72-73页 |
3.4.8 动力学参数 | 第73-74页 |
3.4.9 圆二色谱 | 第74-75页 |
3.4.10 SEM表征 | 第75-7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还原氧化石墨烯固定化甲酸脱氢酶 | 第77-88页 |
4.1 引言 | 第77-78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78页 |
4.2.1 主要仪器 | 第78页 |
4.2.2 主要试剂与缓冲液 | 第7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8-79页 |
4.3.1 载体CRGO的制备 | 第78-79页 |
4.3.2 固定化酶CRGO-FDH制备 | 第79页 |
4.3.3 载体负载能力测定 | 第79页 |
4.3.4 反应体系和酶活测定 | 第79页 |
4.3.5 最适反应温度 | 第79页 |
4.3.6 最适反应pH | 第79页 |
4.3.7 动力学参数 | 第7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9-87页 |
4.4.1 载体CRGO负载能力 | 第79-80页 |
4.4.2 pH对CRGO载酶量的影响 | 第80-81页 |
4.4.3 酶活回收率 | 第81-82页 |
4.4.4 温度稳定性 | 第82-83页 |
4.4.5 重复利用稳定性 | 第83-84页 |
4.4.6 动力学参数 | 第84-85页 |
4.4.7 圆二色谱 | 第85-86页 |
4.4.8 SEM表征 | 第86-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氧化石墨烯固定化苯丙氨酸脱氢酶 | 第88-93页 |
5.1 引言 | 第88页 |
5.2 实验材料 | 第88页 |
5.2.1 主要仪器 | 第88页 |
5.2.2 主要试剂与缓冲液 | 第88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88-89页 |
5.3.1 苯丙氨酸脱氢酶的制备 | 第88页 |
5.3.2 GO-PheDH的制备 | 第88-89页 |
5.3.3 反应体系和酶活测定 | 第89页 |
5.3.4 最适反应温度 | 第89页 |
5.3.5 最适反应pH | 第89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89-92页 |
5.4.1 酶活回收率 | 第89-90页 |
5.4.2 最适反应pH | 第90-91页 |
5.4.3 最适反应温度 | 第91页 |
5.4.4 重复使用稳定性 | 第91-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6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特色和创新点 | 第94页 |
6.3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