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单一桩型的局限性 | 第9页 |
1.1.2 双向搅拌复合高强混凝土芯桩简介 | 第9-10页 |
1.1.3 双向搅拌复合高强混凝土芯桩水平往复荷载下承载性能研究 | 第10-11页 |
1.2 桩基水平承载计算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桩基水平承载计算方法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桩基水平承载计算方法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1.3.1 计算方法选用的问题 | 第14页 |
1.3.2 参数确定的问题 | 第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桩基施工工艺的改进及水平承载计算方法研究 | 第17-29页 |
2.1 双向搅拌复合高强混凝土芯桩施工工艺 | 第17-18页 |
2.2 极限地基反力法(极限平衡法) | 第18页 |
2.3 弹性地基反力法 | 第18-24页 |
2.3.1 线弹性地基反力法 | 第19-23页 |
2.3.2 非线弹性地基反力法 | 第23-24页 |
2.4 复合地基反力法(p-y曲线法) | 第24-27页 |
2.5 弹性理论法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双向搅拌复合高强混凝土芯桩现场水平载荷试验工程实例分析 | 第29-57页 |
3.1 现场试验条件 | 第29-33页 |
3.1.1 地质条件 | 第29-32页 |
3.1.2 受检桩参数 | 第32-33页 |
3.2 检测方法 | 第33-34页 |
3.3 检测数据分析 | 第34-41页 |
3.4 低应变动力测桩 | 第41-43页 |
3.5 m法计算 | 第43-49页 |
3.5.1 双向搅拌复合高强混凝土芯桩m法计算 | 第43-45页 |
3.5.2 现场试验数据验证 | 第45-49页 |
3.6 P-Y曲线法 | 第49-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双向搅拌复合高强混凝土芯桩水平承载特性数值模拟 | 第57-71页 |
4.1 水平受力桩数值模拟理论介绍 | 第57-59页 |
4.1.1 ANSYS软件简介 | 第57页 |
4.1.2 桩体和土体本构关系的选择 | 第57页 |
4.1.3 实体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57-58页 |
4.1.4 桩土接触单元的选择 | 第58-59页 |
4.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9-62页 |
4.2.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59-61页 |
4.2.2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1-62页 |
4.2.3 有限元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62页 |
4.3 工程桩水平受荷模拟 | 第62-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结论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