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荧光探针及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0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荧光纳米材料概述第11-12页
    1.3 荧光探针的种类及其研究现状第12-18页
        1.3.1 有机荧光染料第13-15页
        1.3.2 金属半导体量子点第15页
        1.3.3 金纳米粒子第15-16页
        1.3.4 上转换纳米晶第16-17页
        1.3.5 荧光碳纳米材料第17-18页
    1.4 碳量子点第18-21页
        1.4.1 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第18-19页
        1.4.2 碳量子点的表征第19页
        1.4.3 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以及发光机理第19-20页
        1.4.4 碳量子点的表面修饰及功能化第20-21页
    1.5 碳量子点的应用第21-28页
        1.5.1 化学分析第21-22页
        1.5.2 生物传感第22-24页
        1.5.3 生物成像第24-25页
        1.5.4 纳米生物医学第25-26页
        1.5.5 光催化第26-27页
        1.5.6 电催化第27-28页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第30-38页
    2.1 前言第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30-31页
        2.2.2 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第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2.3.1 掺氮碳量子点检测铜离子的原理第31-33页
        2.3.2 掺氮碳量子点的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图谱表征第33-34页
        2.3.3 掺氮碳量子点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表征第34-36页
        2.3.4 掺氮碳量子点的紫外和荧光表征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铜离子荧光探针的构建第38-47页
    3.1 前言第38-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3.2.1 试剂和仪器第39页
        3.2.2 掺氮碳量子点对铜离子的荧光检测第39页
        3.2.3 细胞培养和细胞毒性实验第39-40页
        3.2.4 人体肺上皮细胞的荧光共聚焦成像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3.3.1 铜离子猝灭掺氮碳量子的荧光随时间的变化第40-41页
        3.3.2 掺氮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对于铜离子的定量检测第41-42页
        3.3.3 掺氮碳量子点对于铜离子检测的选择性实验第42-43页
        3.3.4 掺氮碳量子点检测铜离子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实验第43-44页
        3.3.5 荧光探针在实际样品中的对铜离子的检测应用第44-45页
        3.3.6 荧光探针在细胞内的荧光成像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双酚A(BPA)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第47-52页
    4.1 前言第47-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49页
        4.2.1 试剂和仪器第48页
        4.2.2 N-CDs/GCE电极的制备以及对BPA的电化学检测第48-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51页
        4.3.1 N-CDs/GCE的电化学表征及其条件优化第49-50页
        4.3.2 N-CDs/GCE电化学传感器对BPA的定量检测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4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生理应力环境中Mg/PLA复合材料降解行为研究
下一篇:SiC颗粒表面金属化工艺及其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