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建筑论文

南京老门东芥子园假山设计与建造研究

上篇:实践项目文本图件第5-67页
    芥子園第6-12页
    一 李漁其人第12-15页
    二 李漁與芥子園第15-19页
    三 經典案例分析第19-22页
    四 芥子園規劃設計第22-49页
    五 經濟技術指標第49-67页
下篇:工程设计研究报告第67-110页
    摘要第68-69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7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2页
            1.1.1 研究目的第72页
            1.1.2 研究意义第72页
        1.2 假山研究现状的概述第72-75页
            1.2.1 古典园林假山的历史演化第72-73页
            1.2.2 古典园林叠山界的大事年表第73-74页
            1.2.3 国外的古典园林假山研究概述第74页
            1.2.4 重要研究文献述评第74-75页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75-77页
            1.3.1 研究方法第75-76页
            1.3.2 研究框架第76-77页
    第二章 江南古典园林与园林假山的研究第77-80页
        2.1 假山与江南古典园林的关系第77-78页
            2.1.1 假山的概念第77页
            2.1.2 假山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重要地位第77页
            2.1.3 假山的建造理论是古典造园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第77-78页
        2.2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研究第78-80页
            2.2.1 叠山与土石的关系第78页
            2.2.2 假山的总体布置第78-79页
            2.2.3 叠山的详部手法第79-80页
    第三章 历史上的芥子园与假山第80-83页
        3.1 研究背景第80页
            3.1.1 李渔其人第80页
            3.1.2 李渔造园第80页
        3.2 李渔与芥子园第80-81页
            3.2.1 李渔的造园思想第80-81页
            3.2.2 芥子园的营造第81页
        3.3 李渔芥子园造园的启发第81-83页
            3.3.1 园林设计的启发第81-82页
            3.3.2 假山设计建造的启发第82-83页
    第四章 老门东芥子园假山设计第83-100页
        4.1 老门东芥子园的设计第83-85页
            4.1.1 芥子园的设计背景第83页
            4.1.2 芥子园的设计理念第83页
            4.1.3 芥子园的园林艺术第83-85页
        4.2 假山之于芥子园的重要意义第85-86页
            4.2.1 芥子园假山的历史意义第85-86页
            4.2.2 假山的人性化作用第86页
        4.3 芥子园假山的设计第86-98页
            4.3.1 芥子园假山的立意构思第86-87页
            4.3.2 芥子园假山的总体布置第87-91页
            4.3.3 芥子园假山的详部处理手法第91-94页
            4.3.4 芥子园假山与园林其他元素间的处理第94-97页
            4.3.5 芥子园假山的空间序列分析第97-98页
            4.3.6 芥子园假山的空间作用第98页
        4.4 芥子园假山设计特色总结第98-100页
    第五章 老门东芥子园假山建造第100-108页
        5.1 芥子园假山的营造类型第100页
            5.1.1 芥子园假山的营造手法第100页
            5.1.2 芥子园假山材料第100页
        5.2 芥子园叠山的基础第100-101页
            5.2.1 地形地质勘查第101页
            5.2.2 叠山放线,地质开挖第101页
            5.2.3 夯实基土第101页
        5.3 芥子园假山石头的选择第101-102页
            5.3.1 选石觅宜第101-102页
            5.3.2 问石解性第102页
        5.4 芥子园假山的堆叠技法第102-106页
            5.4.1 假山模型制作第102-103页
            5.4.2 掇山之“势”第103-105页
            5.4.3 掇山之“质”第105-106页
            5.4.4 假山的艺术加工手法第106页
        5.5 芥子园假山建造特色总结第106-10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8-110页
        6.1 老门东芥子园假山的营造总结第108页
            6.1.1 李渔造园思想在芥子园假山营造中的体现第108页
            6.1.2 芥子园假山建造的遗憾第108页
        6.2 研究未竟之处第108-109页
        6.3 古典园林假山营造的传承与发展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附录:图片索引第113-114页
作者简介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转型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下一篇:癌症康复设施建筑设计方法的相关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