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再生路面论文

稳定型橡胶沥青与热再生技术复合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路面再生技术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2 橡胶沥青相关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橡胶沥青与再生技术复合应用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稳定型橡胶沥青及其再生沥青微观结构分析第16-30页
    2.1 红外光谱分析第16-21页
        2.1.1 红外光谱在沥青分析中的应用原理第16-17页
        2.1.2 试验方案和结果分析第17-21页
    2.2 凝胶色谱分析第21-25页
        2.2.1 凝胶色谱在沥青分析中的应用原理第21-22页
        2.2.2 试验方案和结果分析第22-25页
    2.3 基于AFM的再生沥青形貌与粘附力分析第25-29页
        2.3.1 试验原理第25-26页
        2.3.2 沥青形貌分析第26-28页
        2.3.3 沥青粘附力分析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复合再生沥青胶结料性能分析第30-48页
    3.1 沥青老化机理研究第30-32页
        3.1.1 沥青老化过程及其机理第30-31页
        3.1.2 老化沥青的制备与性能检测第31-32页
    3.2 复合再生沥青胶结料常规性能分析第32-36页
        3.2.1 使用稳定型橡胶沥青进行再生时的胶结料性能第33-35页
        3.2.2 再生剂对复合再生沥青的性能影响第35-36页
    3.3 再生沥青高温流变性能分析第36-43页
        3.3.1 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第36-38页
        3.3.2 试样厚度研究第38-39页
        3.3.3 应变控制范围确定第39-40页
        3.3.4 高温流变性能分析第40-43页
    3.4 再生沥青低温性能分析第43-45页
        3.4.1 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第43-44页
        3.4.2 低温性能规律研究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四章 稳定型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第48-60页
    4.1 试验原材料分析第48-51页
        4.1.1 新集料和矿粉第48-49页
        4.1.2 RAP料第49-51页
    4.2 稳定型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51-53页
    4.3 旧料掺量对复合再生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影响第53-55页
    4.4 不同旧料掺量下的混合料性能验证第55-59页
        4.4.1 最佳油石比下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第55-57页
        4.4.2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因素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基于图像识别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分析第60-80页
    5.1 基于工业CT的沥青混合料图像处理技术第60-64页
        5.1.1 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第60-61页
        5.1.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第61-64页
    5.2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组分识别方案第64-68页
        5.2.1 沥青混合料在数字图像中的组分划分的定义和难点第64-65页
        5.2.2 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进行图像分割第65-67页
        5.2.3 改进的OTSU法的适用性第67-68页
    5.3 不同制作工艺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分析第68-78页
        5.3.1 组分均匀性评价方法和指标第68-69页
        5.3.2 拌合时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第69-74页
        5.3.3 拌合温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第74-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论文主要结论第80-81页
    6.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云模型的区域路段运行态势评估方法
下一篇:基于监测数据的大跨桥梁地震易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