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石灰岩山地不同植物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Summary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引言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1.2.1 石灰岩山地的分布和土壤的形成第9-14页
        1.2.2 国内外植物的涵养水源功能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的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8-2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第18页
        2.1.2 气候特点第18页
        2.1.3 土壤类型第18页
        2.1.4 水文状况第18-19页
        2.1.5 植被情况第19页
    2.2 社会经济概况第19-20页
        2.2.1 地理区域与人口第19页
        2.2.2 土地情况第19页
        2.2.3 农业情况第19-20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0-23页
    3.1 取样点的选择和植物类型的划分第20-21页
    3.2 枯落物持水测定第21-22页
    3.3 土壤蓄水性能测定第22-23页
        3.3.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第22页
        3.3.2 土壤渗透性的测定第22-23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3-40页
    4.1 不同植物枯落物涵养水源功能分析第23-28页
        4.1.1 不同植物的枯落物蓄积量第23-24页
        4.1.2 枯落物持水过程分析第24-25页
        4.1.3 枯落物吸水速率分析第25-26页
        4.1.4 不同植物类型的枯落物持水量第26-28页
    4.2 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第28-34页
        4.2.1 土壤含水量研究第28页
        4.2.2 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第28-31页
        4.2.3 土壤入渗分析第31-34页
    4.3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第34-40页
        4.3.1 水源涵养功能指标的选择第34页
        4.3.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第34-38页
        4.3.3 水源涵养功能评分聚类分析及分级第38-40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0-43页
    5.1 结论第40-41页
    5.2 问题与讨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录第47-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氨基寡糖甲基化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下一篇:基于maxEnt模型的米槁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其格局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