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永磁伺服系统快速响应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永磁伺服系统快速响应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双PWM占空比更新双电流采样法第12-14页
        1.2.2 电流预测控制算法第14-16页
        1.2.3 棒棒调节和线性二次型最优调节器第16页
        1.2.4 前馈控制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及其数学模型第18-28页
    2.1 永磁同步电机坐标变换第18-19页
    2.2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第19-20页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伺服系统第20-22页
    2.4 永磁伺服系统电流环的研究第22-25页
        2.4.1 永磁伺服系统电流环的数学建模第22-23页
        2.4.2 永磁伺服系统电流环的参数设计第23-25页
    2.5 永磁伺服系统速度环的研究第25-26页
        2.5.1 永磁伺服系统速度环的数学建模第25-26页
        2.5.2 永磁伺服系统速度环的参数设计第26页
    2.6 永磁位置伺服系统分析第26-27页
    2.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永磁伺服系统前馈与反馈微分控制第28-47页
    3.1 永磁位置伺服系统普通前馈控制系统第28-31页
        3.1.1 前馈控制原理第28-29页
        3.1.2 位置伺服系统的传统前馈控制第29-31页
    3.2 引入速度环和电流环前馈控制的伺服系统设计第31-32页
    3.3 引入反馈微分和前馈补偿的永磁位置伺服系统第32-38页
        3.3.1 永磁位置伺服系统微分负反馈控制第32-35页
        3.3.2 含微分负反馈和前馈控制的位置伺服系统设计第35-37页
        3.3.3 系数的确定第37页
        3.3.4 自适应作用过程分析第37-38页
    3.4 仿真分析第38-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第47-59页
    4.1 系统硬件设计第47-50页
        4.1.1 系统结构及组成第47页
        4.1.2 输入电流、电压采样电路第47-48页
        4.1.3 系统保护电路第48-49页
        4.1.4 人机通讯接口电路及人机界面第49-50页
    4.2 系统软件设计第50-53页
        4.2.1 系统程序结构设计第50-51页
        4.2.2 中断处理第51-53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软著目录第66-67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谐波屏蔽变压器在电动公交充电站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共铁芯结构12脉波整流变压器阀侧绕组电流不平衡及互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