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可信网络接入认证协议设计及安全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现状网络安全现状第8-9页
        1.1.2 本文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网络安全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可信计算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可信网络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可信网络认证协议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2 基本原理与相关技术第17-31页
    2.1 网络协议及安全问题第17-21页
        2.1.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第17-19页
        2.1.2 地址解析协议第19-20页
        2.1.3 超文本传输协议第20-21页
    2.2 可信计算原理及技术第21-24页
        2.2.1 TPM可信模块第22页
        2.2.2 信任链机制第22-23页
        2.2.3 可信连接架构三元对等模型第23-24页
        2.2.4 可信软件栈第24页
    2.3 可信网络概念及关键技术第24-26页
    2.4 可信网络连接架构第26-28页
    2.5 BAN类逻辑第28-30页
        2.5.1 BAN逻辑符号第29页
        2.5.2 BAN推理公式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可信网络接入认证方案总体设计第31-39页
    3.1 可信网络接入认证协议设计目标第31-32页
    3.2 可信网络接入认证框架第32-34页
    3.3 可信网络接入认证协议关键机制第34-38页
        3.3.1 可信网络中启动度量过程第34-35页
        3.3.2 服务器申请访问存储区身份鉴别认证方法第35-36页
        3.3.3 可信网络中主要的功能部件及模块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服务器身份鉴别协议设计及安全分析第39-54页
    4.1 本文有关符号的说明第39-40页
    4.2 服务器身份鉴别协议详细设计第40-44页
        4.2.1 注册过程第40-41页
        4.2.2 服务器身份鉴别协议交互的具体设计过程第41-43页
        4.2.3 远程用户身份鉴别协议设计第43-44页
    4.3 服务器身份鉴别协议安全性分析第44-53页
        4.3.1 BAN谓词逻辑安全分析第44-48页
        4.3.2 基于DY攻击模型安全分析第48-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协议设计及实现第54-61页
    5.1 设计环境及搭建第54页
    5.2 数据包构造设计第54-55页
    5.3 协议流程图设计第55-58页
    5.4 服务器身份鉴别协议性能分析第58-60页
        5.4.1 存储消耗第58页
        5.4.2 计算消耗第58-59页
        5.4.3 性能分析第59-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1-62页
    6.1 论文总结第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的的政府服务网站觉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词向量和SVM的中文微博情感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