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单倍体诱导、加倍及DH系配合力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甜玉米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3 单倍体的概念及产生途径 | 第9-11页 |
1.4 单倍体的鉴定方法 | 第11-12页 |
1.5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第12-13页 |
1.6 秋水仙素加倍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3页 |
1.7 单倍体的应用 | 第13-14页 |
1.8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2.1 不同诱导系对甜玉米杂交种的单倍体诱导率 | 第15-16页 |
2.2 授粉时花丝长短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 第16页 |
2.3 秋水仙素对单倍体的加倍率 | 第16-18页 |
2.4 甜玉米DH系的配合力分析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9-32页 |
3.1 不同诱导系对甜玉米杂交种的单倍体诱导率 | 第19-21页 |
3.2 授粉时花丝长短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 第21-23页 |
3.3 单倍体散粉率分析 | 第23-25页 |
3.4 单倍体结实率分析 | 第25-28页 |
3.5 甜玉米DH系的配合力分析 | 第28-32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2-34页 |
4.1 不同诱导系对甜玉米杂交种的单倍体诱导率 | 第32页 |
4.2 不同花丝长度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 第32页 |
4.3 秋水仙素对单倍体的加倍率 | 第32-33页 |
4.4 甜玉米DH系的配合力分析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作者简介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