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1.1 山西翼城花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继承 | 第9页 |
1.1.2 山西翼城花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发扬 | 第9-10页 |
1.1.3 考察便利,易于收集资料 | 第10页 |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0-11页 |
1.2.1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2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关于翼城花鼓艺术特征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关于翼城花鼓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 第12-13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3页 |
2.2.2 实地调查法 | 第13页 |
2.2.3 访谈法 | 第13页 |
2.2.4 逻辑分析法 | 第13-14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4-40页 |
3.1 翼城花鼓概述 | 第14-17页 |
3.1.1 翼城花鼓的起源 | 第14-15页 |
3.1.2 翼城花鼓的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3.2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与内容 | 第17-21页 |
3.2.1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 | 第17-18页 |
3.2.2 翼城花鼓的表演内容 | 第18-20页 |
3.2.3 翼城花鼓的表演服饰与器乐 | 第20-21页 |
3.3 翼城花鼓的动作形态 | 第21-24页 |
3.3.1 翼城花鼓的基本体态 | 第21-22页 |
3.3.2 翼城花鼓的基本动作 | 第22-24页 |
3.4 翼城花鼓的体育价值与文化内涵 | 第24-29页 |
3.4.1 翼城花鼓的体育价值 | 第24-27页 |
3.4.2 翼城花鼓的文化内涵 | 第27-29页 |
3.5 翼城花鼓的传承方式 | 第29-34页 |
3.5.1 村落传承 | 第29页 |
3.5.2 家族传承 | 第29-31页 |
3.5.3 师徒传承 | 第31-32页 |
3.5.4 学校传承 | 第32-33页 |
3.5.5 社会传承 | 第33页 |
3.5.6 媒体传承 | 第33-34页 |
3.6 翼城花鼓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34-36页 |
3.6.1 翼城花鼓传承艺人老化断代 | 第34-35页 |
3.6.2 翼城花鼓传承过程中传统部分的流失 | 第35页 |
3.6.3 民众传承意识薄弱 | 第35-36页 |
3.6.4 新文化的冲击 | 第36页 |
3.7 翼城花鼓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究 | 第36-40页 |
3.7.1 树立民众的传承意识 | 第36-37页 |
3.7.2 发挥学校教育的影响力 | 第37-38页 |
3.7.3 构建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保护制度 | 第38页 |
3.7.4 丰富传承途径,加大翼城花鼓的媒体宣传 | 第38-39页 |
3.7.5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推动翼城花鼓的发展 | 第39-40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附录1 有关翼城花鼓部分访谈资料 | 第44-47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