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厅门装箱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基于机器视觉的包装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机器视觉的概念和介绍第14-15页
        1.3.2 机器视觉的包装行业中的应用第15-17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7-20页
第二章 机器人厅门装箱系统的总体方案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机器人厅门装箱系统总体方案的提出第20-22页
        2.2.1 厅门和箱子技术参数第21-22页
        2.2.2 系统的工作流程第22页
    2.3 机器人厅门装箱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实现第22-27页
        2.3.1 机器人厅门装箱系统组成第22-23页
        2.3.2 箱体定位输送机的结构分析第23-24页
        2.3.3 门板翻转机的结构分析第24-26页
        2.3.4 装箱机器人的结构分析第26-27页
    2.4 电气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7-34页
        2.4.1 电气及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第27页
        2.4.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7-30页
        2.4.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0-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基于视觉的厅门装箱系统中的摄像机标定第36-46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摄像机模型的建立第36-39页
        3.2.1 针孔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3.2.2 四个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第37-39页
    3.3 镜头畸变第39-40页
    3.4 摄像机标定的方法第40页
    3.5 基于视觉的厅门装箱系统的摄像机标定过程第40-44页
        3.5.1 求解二维平面靶标与图像平面之间的映射矩阵H第40-41页
        3.5.2 求解摄像机的内外参数矩阵第41-43页
        3.5.3 估计径向畸变第43-44页
    3.6 标定实验第44-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目标厅门图像的采集与处理第46-64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现场图像采集第46-47页
    4.3 图像的预处理技术第47-56页
        4.3.1 图像灰度化第48-49页
        4.3.2 图像增强第49-51页
        4.3.3 图像滤波第51-53页
        4.3.4 图像二值化第53-56页
    4.4 利用漫水填充法提取目标厅门第56-57页
    4.5 利用黑白像素矩阵判断厅门装箱的正确性第57-60页
        4.5.1 厅门倾倒问题第57-58页
        4.5.2 黑白像素矩阵第58-59页
        4.5.3 厅门正确装箱个数的检测第59-60页
    4.6 目标厅门边缘的特征点提取第60-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SRA166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第64-78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机器人位姿的描述与坐标变换第64-68页
        5.2.1 机器人位姿的描述第64-66页
        5.2.2 坐标变换第66-68页
    5.3 SRA166机器人D-H坐标系的建立第68-70页
        5.3.1 D-H法简介第68-69页
        5.3.2 SRA166机器人的连杆参数第69页
        5.3.3 SRA166机器人坐标系的建立第69-70页
    5.4 SRA166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第70-74页
        5.4.1 运动学正解的求取过程第70-73页
        5.4.2 运动学反解的求取过程第73-74页
    5.5 基于MATLAB的SRA166机器人的运动仿真第74-77页
    5.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厅门装箱实验第78-86页
    6.1 引言第78页
    6.2 基于视觉的厅门装箱系统的模块划分第78-80页
    6.3 厅门装箱的实验过程第80-85页
        6.3.1 基于视觉的厅门装箱实验过程第80-84页
        6.3.2 与原机器人厅门装箱系统对比实验的结果分析第84-85页
    6.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9页
    7.1 本文总结第86-87页
    7.2 未来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柔性关节的四足机器人稳定性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