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6 基本原则 | 第12-14页 |
2 基于地质旅游资源旅游地的评价方法 | 第14-26页 |
2.1 基于旅游资源的旅游地评价的指导思想 | 第14-16页 |
2.2 基于旅游资源的旅游地评价的方法 | 第16-23页 |
2.2.1 特尔菲法 | 第17-18页 |
2.2.2 层次分析法 | 第18-21页 |
2.2.3 模糊综合评定法 | 第21-23页 |
2.3 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2.4 旅游地旅游资源评价方案 | 第24-26页 |
3 地质旅游地评价体系 | 第26-58页 |
3.1 地质旅游地资源和相关旅游活动 | 第26-29页 |
3.1.1 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分类 | 第26-28页 |
3.1.2 旅游资源因子与旅游活动的关联 | 第28-29页 |
3.2 评价步骤 | 第29-36页 |
3.2.1 根据评价对象选取评价指标 | 第29-34页 |
3.2.2 组织合适的评价者 | 第34-35页 |
3.2.3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 第35页 |
3.2.4 建立评价模型 | 第35-36页 |
3.3 旅游地相关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 | 第36-38页 |
3.3.1 对目标旅游地内每一处旅游资源进行详尽的定量开发评价 | 第36页 |
3.3.2 选取区域内旅游资源个体进行详尽的定量开发评价 | 第36-38页 |
3.4 案例研究——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评价 | 第38-58页 |
3.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46页 |
3.4.2 确定评价方法 | 第46-53页 |
3.4.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价结果 | 第53-58页 |
4 地质旅游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适用范围 | 第58-62页 |
4.1 地质资源要素评价范围 | 第58-59页 |
4.2 地质旅游资源外部条件评价范围 | 第59-60页 |
4.3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范围 | 第60-62页 |
5 结论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