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选题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1.6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国内“金钉子”科普概况 | 第17-23页 |
2.1 “金钉子”的概念、意义及确立 | 第17-18页 |
2.2 我国已确立的“金钉子” | 第18-20页 |
2.3 “金钉子”剖面与地质科普旅游的内在关联 | 第20-21页 |
2.4 “金钉子”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23页 |
2.4.1 科普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2.4.2 科普的可行性 | 第22-23页 |
3 研究区地质科普旅游发展背景研究 | 第23-39页 |
3.1 科学研究背景 | 第23-28页 |
3.2 剖面原址区位 | 第28-30页 |
3.3 剖面原址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4页 |
3.3.1 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 | 第30-32页 |
3.3.2 地质公园对剖面原址的促进作用 | 第32-33页 |
3.3.3 剖面原址地质科普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3.4 “金钉子”主题广场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4-39页 |
3.4.1 “金钉子”主题广场开发背景 | 第34-36页 |
3.4.2 “金钉子”主题广场地质科普旅游开展情况 | 第36-37页 |
3.4.3 存在问题分析 | 第37-39页 |
4 “金钉子”地质科普旅游提升策略 | 第39-54页 |
4.1 讲好“金钉子”故事,增加科普软实力 | 第39-43页 |
4.1.1 科普解说语言的改进 | 第39-43页 |
4.1.2 培养专业化的导游队伍 | 第43页 |
4.2 打造“金钉子”科普景观,增加旅游吸引力 | 第43-51页 |
4.2.1 现有景观分析 | 第43-44页 |
4.2.2 地质故事分析 | 第44-45页 |
4.2.3 “金钉子”场景分析 | 第45页 |
4.2.4 “金钉子”地质主题景观的打造 | 第45-51页 |
4.3 开发“金钉子”特色地学产品,增加科普旅游的延展性 | 第51-53页 |
4.3.1 特色科普旅游线路的开发打造 | 第51-53页 |
4.3.2 旅游纪念品 | 第53页 |
4.3.3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扩大影响力 | 第53页 |
4.4 加强“金钉子”资源的保护,增加科普旅游寿命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