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2.1 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1.2.2 多渠道供应链的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3 利润分配的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1.4.1 创新点 | 第22-23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仅有零售商开通双渠道的供应链协调 | 第25-33页 |
2.1 问题描述以及模型框架 | 第25页 |
2.2 符号说明与基本假设 | 第25-26页 |
2.3 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模型 | 第26-29页 |
2.3.1 集中决策模型 | 第26-27页 |
2.3.2 分散决策模型 | 第27-29页 |
2.4 利润共享模型 | 第29-30页 |
2.4.1 利润共享契约下的利润函数 | 第29页 |
2.4.2 利润共享契约的有效实施 | 第29-30页 |
2.5 模型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零售商和供应商均开通双渠道的供应链协调 | 第33-41页 |
3.1 问题描述及模型框架 | 第33-34页 |
3.2 符号说明与基本假设 | 第34-35页 |
3.3 集中决策模型与分散决策模型 | 第35-37页 |
3.3.1 集中决策模型 | 第35-36页 |
3.3.2 分散决策模型 | 第36-37页 |
3.4 利润共享决策 | 第37-39页 |
3.4.1 利润共享契约下的利润函数 | 第37-38页 |
3.4.2 利润共享契约的有效实施 | 第38-39页 |
3.5 模型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3.5.1 实施利润共享契约对各变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2 零售商与供应商的最优价格对比 | 第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两种渠道类型下合作博弈下的利润分配 | 第41-51页 |
4.1 效用函数 | 第41页 |
4.2 契约磋商结果 | 第41-44页 |
4.2.1 零售商风险规避供应商风险中性 | 第41-42页 |
4.2.2 零售商风险中性供应商风险规避 | 第42-43页 |
4.2.3 零售商和供应商均风险规避 | 第43-44页 |
4.3 数值算例 | 第44-50页 |
4.3.1 渠道结构对利润分配比例以及利润增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2 谈判地位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3 风险规避态度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 第47-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基于公平熵的利润分配效应分析 | 第51-59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51页 |
5.2 符号说明与基本框架 | 第51-53页 |
5.3 数值仿真 | 第53-58页 |
5.3.1 渠道结构对公平熵的影响 | 第53页 |
5.3.2 谈判地位对公平熵的影响 | 第53-56页 |
5.3.3 风险规避态度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 第56-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案例分析:以苏宁云商为例 | 第59-64页 |
6.1 苏宁背景介绍 | 第59-60页 |
6.2 苏宁的价格策略 | 第60-61页 |
6.3 苏宁的利润来源 | 第61-6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4-6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65-67页 |
7.2.1 尊重供应商利益,提高谈判能力 | 第65页 |
7.2.2 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便捷服务 | 第65-66页 |
7.2.3 强化政府监管,提供融资渠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