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8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第2章 具象雕塑本体及发展历史简述 | 第11-18页 | 
| 2.1 我所研究的具象雕塑范畴 | 第11页 | 
| 2.2 具象雕塑的本体内涵释义 | 第11-12页 | 
| 2.3 雕塑本体语言的发展历史简述 | 第12-18页 | 
| 第3章 本体的特性、语言的特征和本体语言具体表现方面 | 第18-29页 | 
| 3.1 雕塑本体的特性 | 第18-20页 | 
| 3.2 雕塑语言的特征及功能 | 第20-22页 | 
| 3.3 雕塑本体语言的具体表现方面 | 第22-29页 | 
| 3.3.1 形体 | 第23页 | 
| 3.3.2 体量 | 第23-24页 | 
| 3.3.3 结构 | 第24页 | 
| 3.3.4 空间 | 第24-25页 | 
| 3.3.5 材料 | 第25-26页 | 
| 3.3.6 色彩 | 第26-27页 | 
| 3.3.7 触觉 | 第27-29页 | 
| 第4章 具象雕塑作品中本体语言的案例分析 | 第29-46页 | 
| 4.1 国内作品分析 | 第29-38页 | 
| 4.1.1 秦始皇陵兵马俑 | 第29-31页 | 
| 4.1.2 霍去病墓石刻 | 第31-33页 | 
| 4.1.3 铜奔马 | 第33-34页 | 
| 4.1.4 云冈石窟大佛 | 第34页 | 
| 4.1.5 顺陵走狮 | 第34-36页 | 
| 4.1.6 昭陵六骏 | 第36-37页 | 
| 4.1.7 大足石刻 | 第37-38页 | 
| 4.2 国外作品分析 | 第38-46页 | 
| 4.2.1 古希腊 | 第38页 | 
| 4.2.2 米开朗琪罗 | 第38-40页 | 
| 4.2.3 罗丹 | 第40-41页 | 
| 4.2.4 布德尔 | 第41-42页 | 
| 4.2.5 马约尔 | 第42-44页 | 
| 4.2.6 马蒂斯 | 第44-45页 | 
| 4.2.7 贾科梅蒂 | 第45-46页 | 
| 第5章 雕塑本体语言在我的雕塑创作中的运用 | 第46-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 | 第51-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品集 | 第59-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