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稳定论文

基于EEMD和矩阵束算法的低频振荡模式识别方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电力系统稳定的定义与分类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3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理论研究第16-34页
    2.1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数学模型第16-21页
        2.1.1 状态空间表示法第16页
        2.1.2 线性化处理第16-18页
        2.1.3 动态系统的自由运动第18-19页
        2.1.4 特征特性和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第19-20页
        2.1.5 特征值和稳定性第20页
        2.1.6 数学模型第20-21页
    2.2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机理的研究第21-25页
        2.2.1 负阻尼机理第21-22页
        2.2.2 强迫共振或谐振机理第22-23页
        2.2.3 分岔理论第23-24页
        2.2.4 混沌理论第24-25页
    2.3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方法的研究第25-31页
        2.3.1 基于系统数学模型的模型分析方法第25-28页
        2.3.2 基于系统实测信号的信号分析方法第28-31页
    2.4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抑制措施的研究第31-33页
        2.4.1 一次系统策略第31-32页
        2.4.2 二次系统策略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的矩阵束辨识法第34-48页
    3.1 模型参数估计法第34-35页
    3.2 Prony方法第35-37页
    3.3 改进Prony方法第37-38页
    3.4 基于矩阵束算法的振荡模态辨识第38-46页
        3.4.1 矩阵束算法原理第38-42页
        3.4.2 矩阵束算法的优越性第42-43页
        3.4.3 仿真计算与分析第43-46页
    3.5 矩阵束方法的局限性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EEMD和矩阵束算法的低频振荡模式识别第48-61页
    4.1 经验模态分解第48-50页
        4.1.1 EMD基本原理第48-49页
        4.1.2 EMD方法存在的问题第49-50页
    4.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第50-54页
        4.2.1 EEMD基本原理第50-53页
        4.2.2 EEMD滤波特性第53页
        4.2.3 互相关系数第53-54页
        4.2.4 信号能量权重第54页
    4.3 矩阵束算法模态阶数的估计第54-55页
    4.4 改进辨识方法的仿真与分析第55-60页
        4.4.1 新方法步骤及流程图第55-56页
        4.4.2 数值信号仿真与分析第56-57页
        4.4.3 EPRI-36节点系统仿真与分析第57-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0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笼型异步风电系统在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的穿越运行
下一篇:基于综合动态等值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