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14-2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4-17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7-24页 |
(一)关于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护基础理论的概述 | 第18-19页 |
(二)关于精神障碍患者基本权利的研究 | 第19-21页 |
(三)关于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义务或责任的研究 | 第21-22页 |
(四)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照管(或监护)制度的研究 | 第22-2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一)语义分析法 | 第24页 |
(二)价值分析法 | 第24页 |
(三)历史分析法 | 第24-25页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25页 |
(五)规范分析法 | 第25页 |
(六)案例分析法 | 第25页 |
四、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 | 第25-2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二)可能的创新 | 第26-27页 |
第一章 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的概述 | 第27-42页 |
第一节 精神障碍及相关术语的内涵解析 | 第27-31页 |
一、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等概念的厘清 | 第28-30页 |
二、对精神疾病的多维度认识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的意义 | 第31-39页 |
一、历史考察:西方反精神病学运动简析 | 第31-34页 |
二、医学考量:精神障碍诊断的特殊性 | 第34-37页 |
三、精神障碍患者的类型和权利保障的意义 | 第37-39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护的述评 | 第39-42页 |
一、伦敦布尔韦尔—利顿夫人“被精神病”事件的评析 | 第39-41页 |
二、《英国疯人数目的增加》的述评 | 第41-42页 |
第二章 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42-54页 |
第一节 基本人权保护 | 第43-47页 |
一、患者的尊严:对马克思关于人“类”本质的再认识 | 第43-46页 |
二、行为的正当性:对患者权利形态的再理解 | 第46-47页 |
第二节 自由平等思想 | 第47-50页 |
一、从人的“自由意志”到患者的行为自由 | 第47-49页 |
二、基于“人的平等”而反对歧视 | 第49-50页 |
第三节 秩序安全的维护 | 第50-54页 |
一、公共秩序安全的需求 | 第50-52页 |
二、需要权力干预背景下的患者权利保障 | 第52-54页 |
第三章 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护的史域考察 | 第54-66页 |
第一节 西方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的保护状况 | 第54-58页 |
一、古代社会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护 | 第54-55页 |
二、中世纪时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护 | 第55页 |
三、文艺复兴时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护 | 第55-56页 |
四、近现代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障 | 第56-58页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的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的立法保障情况 | 第58-63页 |
一、英国 | 第58-60页 |
二、美国 | 第60-61页 |
三、法国 | 第61-62页 |
四、德国 | 第62页 |
五、日本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在患者权利保障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 第63-66页 |
一、《世界人权宣言》、《残疾人权利公约》等世界规范性文件 | 第64-65页 |
二、《保护精神病患者和改善精神保健的原则》等国际规范性文件 | 第65页 |
三、从《夏威夷宣言》到《马德里宣言》 | 第65-66页 |
第四章 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权利 | 第66-77页 |
第一节 人身自由权 | 第66-68页 |
一、患者人身自由权之实在法基础 | 第66-67页 |
二、患者人身自由权的威胁——强制治疗 | 第67-68页 |
第二节 知情同意权 | 第68-71页 |
一、知情同意权释义 | 第68-69页 |
二、知情同意权行使的法律规制 | 第69-71页 |
第三节 隐私权 | 第71-73页 |
一、隐私权的法律依据 | 第71-72页 |
二、隐私权保护之限度 | 第72-73页 |
第四节 其它主要权利 | 第73-75页 |
一、财产权:权利实现的基础 | 第73-74页 |
二、劳动就业权:生存权的自我实现 | 第74-75页 |
三、获得国家和社会救助的权利 | 第75页 |
第五节 权利冲突与平衡 | 第75-77页 |
一、精神卫生法中的权利冲突 | 第76-77页 |
二、权利冲突之平衡 | 第77页 |
第五章 公共健康视野下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的主体责任 | 第77-92页 |
第一节 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多元共治模式的必然性 | 第79-82页 |
一、有利于患者微观个体层面之权利保障 | 第80-81页 |
二、有利于患者宏观群体层面之权利保障 | 第81-82页 |
第二节 国家的责任 | 第82-87页 |
一、关于国家和政府的各种学说 | 第82-83页 |
二、国家的健康责任 | 第83-87页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责任 | 第87-90页 |
一、用人单位责任:工作环境权的承担者 | 第87-88页 |
二、医疗机构的责任:促进康复和回归 | 第88-89页 |
三、社会公益组织的责任 | 第89-90页 |
第四节 家庭责任:心灵栖息的港湾 | 第90-92页 |
一、家庭功能及其职责 | 第90-91页 |
二、家庭责任承担的现实 | 第91-92页 |
第六章 重症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之相关制度的构建 | 第92-113页 |
第一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照管(或监护)制度 | 第92-96页 |
一、照管制度的探讨 | 第92-94页 |
二、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制度 | 第94-96页 |
第二节 非自愿住院治疗 | 第96-109页 |
一、非自愿住院治疗的理论基础 | 第97-104页 |
二、救护性非自愿住院治疗 | 第104-106页 |
三、保安性非自愿住院治疗 | 第106-109页 |
第三节 非自愿住院治疗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109-113页 |
一、司法审查的价值追求 | 第110页 |
二、司法审查制度的内容 | 第110-112页 |
三、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法律援助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中国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的法治保障 | 第113-127页 |
第一节 中国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的历史进程 | 第113-118页 |
一、新中国成立前:管束和限制 | 第113-115页 |
二、新中国成立后:重视与关注 | 第115-116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患者权利保护的兴起 | 第116-118页 |
第二节 中国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现状及困境 | 第118-121页 |
一、现状 | 第118-119页 |
二、困境 | 第119-121页 |
第三节 中国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的法治保障措施 | 第121-127页 |
一、立法保障 | 第121-123页 |
二、行政保障 | 第123-124页 |
三、司法保障 | 第124-125页 |
四、社会保障 | 第125-127页 |
结语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3页 |
后记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