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附表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关于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关于公允价值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会计稳健性 | 第17-18页 |
·公允价值 | 第18-19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经济人假设 | 第19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会计稳健性的应用及其计量方法 | 第22-27页 |
·稳健性原则的应用 | 第22-25页 |
·稳健性原则应用的动因 | 第22-23页 |
·稳健性原则的经济后果 | 第23-24页 |
·稳健性原则的局限性 | 第24-25页 |
·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 | 第25-27页 |
·净资产度量法 | 第25页 |
·Basu(1997)的反向回归模型 | 第25-26页 |
·Ball和Shivakumar(2005)的现金流回归计量模型 | 第26-27页 |
第4章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 | 第27-32页 |
·公允价值运用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 第27页 |
·公允价值计量 | 第27-30页 |
·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参数 | 第27-28页 |
·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 | 第28-29页 |
·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公允价值的应用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5章 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2-49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的现状分析 | 第32-37页 |
·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模型设计 | 第33-34页 |
·样本选择和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4-36页 |
·实证结果 | 第36-37页 |
·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 | 第37-45页 |
·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情况分析 | 第37页 |
·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模型设计 | 第38-40页 |
·样本选择和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0-42页 |
·实证结果 | 第42-43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43-45页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规模与盈余稳健性水平的相关性 | 第45-48页 |
·研究假设 | 第45-46页 |
·模型设计 | 第46-47页 |
·样本选择与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7页 |
·实证结果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实证结论解释与政策建议 | 第49-54页 |
·关于本文的实证结论解释 | 第49-50页 |
·基于实证结论的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 第50-51页 |
·加大信息披露力度 | 第51-52页 |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素养 | 第52-53页 |
·加强公允价值审计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