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6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2.1 共形承载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2 耐高温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1.3 解决思路及途径 | 第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微带天线单元及阵列理论概述 | 第26-34页 |
2.1 天线的电参数简介 | 第26-27页 |
2.2 微带天线的结构形式与馈电方式 | 第27-28页 |
2.2.1 结构形式 | 第27页 |
2.2.2 馈电方式 | 第27-28页 |
2.3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 第28-29页 |
2.4 微带天线阵列概述 | 第29-33页 |
2.4.1 阵列形式 | 第29-32页 |
2.4.2 阵元间距的确定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微带天线单元的耐高温设计 | 第34-58页 |
3.1 微带天线单元的耐高温材料选取 | 第34-38页 |
3.1.1 耐高温材料介绍 | 第34-36页 |
3.1.2 温度对材料电参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3 材料电参数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4 微带天线单元耐高温材料的选取 | 第38页 |
3.2 微带天线单元的耐高温初步设计 | 第38-42页 |
3.2.1 微带天线单元设计原理 | 第38-39页 |
3.2.2 微带天线单元初步设计 | 第39-41页 |
3.2.3 微带天线单元耐高温特性分析 | 第41-42页 |
3.3 微带天线单元展宽频带设计 | 第42-56页 |
3.3.1 微带天线带宽的影响因素 | 第42-45页 |
3.3.2 展宽微带天线带宽的方法 | 第45-46页 |
3.3.3 宽频带微带天线单元设计 | 第46-47页 |
3.3.4 宽频带微带天线单元的耐高温特性分析 | 第47-48页 |
3.3.5 结构参数对宽频带微带天线单元电性能影响分析 | 第48-54页 |
3.3.6 实验样件制作及电性能验证 | 第54-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耐高温共形承载阵列天线设计及电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 第58-72页 |
4.1 高超声速外部载荷环境分析 | 第58-59页 |
4.2 耐高温共形承载阵列天线结构设计 | 第59-61页 |
4.3 耐高温共形承载阵列天线机电热耦合分析 | 第61-70页 |
4.3.1 机电热耦合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4.3.2 压力对天线结构变形及电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62-66页 |
4.3.3 温度对天线结构变形及电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66-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1x8耐高温共形承载阵列天线结构优化设计 | 第72-84页 |
5.1 1x8耐高温共形承载阵列天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第72-75页 |
5.2 含加强筋的 1x8耐高温共形承载阵列天线结构优化设计 | 第75-82页 |
5.2.1 加强筋简述 | 第75-76页 |
5.2.2 含加强筋的天线结构优化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76-81页 |
5.2.3 含加强筋的天线结构电性能分析 | 第81-8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4-85页 |
6.2 工作不足及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