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分析--以中天城投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2.1 国外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2 国内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3 综述总结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3.1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3.1.1 股权激励概念 | 第15页 |
3.1.2 股权激励的基本模式 | 第15-16页 |
3.1.3 股权激励要素 | 第16-18页 |
3.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3.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页 |
3.2.3 双因素理论 | 第19-20页 |
3.3 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评价 | 第20-23页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行业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4.1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概述 | 第23页 |
4.2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 第23-24页 |
4.3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 第24-26页 |
4.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4.3.2 微观环境分析 | 第25-26页 |
4.4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特点 | 第26-30页 |
4.4.1 公司性质分析 | 第26页 |
4.4.2 激励模式比较 | 第26-27页 |
4.4.3 激励来源分析 | 第27-28页 |
4.4.4 激励规模分析 | 第28页 |
4.4.5 激励有效期分析 | 第28-30页 |
第五章 中天城投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第30-39页 |
5.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30页 |
5.2 股权激励方案基本情况 | 第30-33页 |
5.2.1 2013 年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情况 | 第30-32页 |
5.2.2 2015 年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情况 | 第32-33页 |
5.3 实施效果分析 | 第33-39页 |
5.3.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3-34页 |
5.3.2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5.3.3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5-37页 |
5.3.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37-38页 |
5.3.5 改进短视行为分析 | 第38-39页 |
第六章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 第39-46页 |
6.1 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6.1.1 业绩考核指标设计过于简单 | 第39页 |
6.1.2 行权条件门槛过低 | 第39-41页 |
6.1.3 付现压力大,个税成本高 | 第41页 |
6.1.4 激励有效期不长 | 第41-42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42-46页 |
6.2.1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 第42-43页 |
6.2.2 行权条件门槛与公司业务发展情况相适应 | 第43页 |
6.2.3 合理选择激励模式 | 第43页 |
6.2.4 适当延长激励有效期 | 第43-44页 |
6.2.5 完善股权激励配套机制与内部治理结构 | 第44-45页 |
6.2.6 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与资本市场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6-47页 |
7.1 本文结论 | 第46页 |
7.2 研究局限性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1 实施股权激励的房地产上市公司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