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神经官能症论文

应对失控情境的补偿控制机制和实证研究--以大学生强迫行为为例

引言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7-16页
    1.1 大学生强迫症状的研究现状第7页
    1.2 强迫症的理论解释第7-10页
        1.2.1 生物学理论第7-8页
        1.2.2 心理动力学理论第8页
        1.2.3 行为主义理论第8页
        1.2.4 认知行为理论第8-9页
        1.2.5 元认知理论第9-10页
    1.3 强迫症状的补偿控制解释第10-15页
        1.3.1 补偿控制理论的提出第10-11页
        1.3.2 补偿控制理论的主要观点第11-13页
        1.3.3 补偿控制的新近理论发展第13页
        1.3.4 强迫症状的补偿控制解释第13-15页
    1.4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5页
    1.5 本研究的构思第15-16页
2 研究一:强迫倾向和控制感调查第16-22页
    2.1 调查目的第16页
    2.2 方法第16-17页
        2.2.1 被试第16页
        2.2.2 材料第16-17页
        2.2.3 调查过程第1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7-19页
        2.3.1 大学生强迫行为的初步分析第17-18页
        2.3.2 结构需求量表第18页
        2.3.3 帕多瓦量表第18-19页
        2.3.4 结构需求与强迫倾向之间的关系第19页
    2.4 讨论第19-20页
    小结第20-22页
3 研究二:强迫行为可以作为补偿控制方式第22-36页
    3.1 实验1 低控情境会诱发个体的焦虑体验第22-25页
        3.1.1 实验目的第22页
        3.1.2 方法第22-23页
        3.1.3 结果与分析第23-24页
        3.1.4 讨论第24-25页
    3.2 实验2第25-34页
        3.2.1 平行实验1第25-28页
        3.2.2 平行实验2第28-32页
        3.2.3 平行实验1和2的对比情况第32-34页
    3.3 研究二 总讨论第34-36页
4 研究三:增加控制感可以减少强迫行为第36-40页
    4.1 研究问题第36页
    4.2 方法第36-37页
        4.2.1 被试第36页
        4.2.2 实验材料第36页
        4.2.3 实验流程第36-3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4.4 讨论第38-39页
    4.5 小结第39-40页
5 综合讨论第40-42页
    5.1 大学生控制感与强迫倾向之间的关联第40页
    5.2 强迫行为在低控情境中的必要性第40-41页
    5.3 研究的应用启示第41页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附录 A 大学生强迫行为调查表第47-49页
附录 B第49-53页
附录 C第53-56页
附录 D 如何清理键盘第56-57页
附录 E 社会组织运行情况文字材料第57-58页
附录 F 词语启动材料示例——高控启动组第58-59页
在校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Abstract of Thesis第61-62页
论文摘要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羊栖菜多糖SFPS抗氧化作用及对衰老作用的探讨
下一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FBW7缺陷在多西紫杉醇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