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衰老的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1.1.1 衰老与衰老学说 | 第10页 |
1.1.2 衰老的特征和相关指标 | 第10-11页 |
1.1.3 与抗氧化,抗衰老相关的Nrf2(CNcC)/ARE信号通路 | 第11页 |
1.2 肠道菌群与衰老 | 第11-13页 |
1.2.1 肠道菌群 | 第11-12页 |
1.2.2 肠道菌群与衰老的关系 | 第12-13页 |
1.3 多糖及羊栖菜多糖概况 | 第13页 |
1.4 多糖与肠道菌群 | 第13-14页 |
1.5 氧化剂—百草枯 | 第14-15页 |
1.6 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6.1 选题的依据与目的 | 第15页 |
1.6.2 选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羊栖菜多糖SFPS抗氧化能力及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第17-36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7-19页 |
2.1.1 材料及试剂 | 第17-1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6页 |
2.2.1 羊栖菜多糖的提取 | 第19-20页 |
2.2.2 羊栖菜多糖总糖的测定 | 第20页 |
2.2.3 羊栖菜多糖糖醛酸的测定 | 第20页 |
2.2.4 羊栖菜多糖蛋白质的测定 | 第20-21页 |
2.2.5 羊栖菜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 第21页 |
2.2.6 羊栖菜多糖单糖的测定 | 第21页 |
2.2.8 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2.2.9 果蝇寿命的实验 | 第21-22页 |
2.2.10 果蝇酶蛋白提取液的制备 | 第22页 |
2.2.11 各种酶活性的测定 | 第22-25页 |
2.2.12 黑腹果蝇总mRNA提取及RT-PCR | 第25-26页 |
2.2.13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2.3.0 羊栖菜多糖(SFPS)理化性质的鉴定 | 第26页 |
2.3.1 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百草枯(PQ)浓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2.3.2 羊栖菜多糖(SFPS)能延长果蝇的寿命 | 第27-28页 |
2.3.3 抗氧化酶的活性 | 第28-32页 |
2.3.4 Nrf2/ARE信号通路mRNA变化 | 第32-34页 |
2.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羊栖菜多糖SFPS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 第36-50页 |
3.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6-38页 |
3.1.1 材料及试剂 | 第36-37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3.2.1 小鼠肠道细菌的获取 | 第38页 |
3.2.2 DNA的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 第38页 |
3.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39页 |
3.2.4 小肠总mRNA提取及RT-PCR | 第39页 |
3.2.5 小肠蛋白的提取及Westernblot | 第39-40页 |
3.2.6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3.3.1 羊栖菜多糖(SFPS)上调Nrf2/ARE信号通路 | 第40-41页 |
3.3.2 长期食用SFPS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多样性 | 第41-43页 |
3.3.3 长期食用SFPS延缓了在衰老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 | 第43-46页 |
3.3.4 SFPS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关键模式 | 第46-49页 |
3.4 小结 | 第49-50页 |
总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附录 A | 第60-61页 |
附录 B | 第61-62页 |
附录 C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校期间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