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论文--中国艺术论文--艺术史、艺术思想史论文

毕沅艺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6页
    一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第8-10页
    二 相关的研究综述第10-14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一章 毕沅的艺术修养第16-42页
    第一节 家庭生活之伏笔第18-23页
    第二节 楚地游学第23-33页
        一 科考氛围——学识渐渊第23-26页
        二 艺术氛围——诗画游园第26-33页
    第三节 政治趋擅第33-40页
        一 江南交谊第33-34页
        二 从往京师第34-37页
        三 京城仕途第37-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二章 毕沅幕府及其艺术家群体第42-85页
    第一节 毕沅幕府概述第44-54页
        一 幕府制度第44-45页
        二 毕沅幕府幕宾的社会地位第45-54页
    第二节 毕沅艺事群体艺术简述第54-80页
        一 毕沅的艺术面貌第55-74页
        二 毕沅幕府成员的艺术水平第74-78页
        三 毕沅的姻亲及友人的艺术造诣第78-80页
    第三节 毕沅幕府艺文特性成形原因第80-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三章 毕沅幕府时期“艺事”考论第85-134页
    第一节 毕沅幕府“艺事”考论第85-105页
        一 陕西幕府时期第86-93页
        二 河南幕府时期第93-98页
        三 湖北幕府时期第98-105页
    第三节 毕沅幕府大型“艺事”考论第105-118页
        一 苏文忠公生辰祀第105-112页
        二 官阁消寒会第112-114页
        三 乐游联唱集第114-116页
        四 借园俢禊第116-118页
    第四节 毕沅的学术以及文物保护活动第118-129页
        一 学术活动第119-120页
        二 金石研究第120-125页
        三 保护名胜古迹第125-129页
    第五节 毕沅“艺事”再审视第129-132页
    小结第132-134页
第四章 毕沅艺事评述第134-146页
    第一节 “以艺养政,以政倡艺”格局第135-138页
    第二节 毕沅艺事的意义第138-142页
    第三节 毕沅艺事的影响第142-146页
        一 促进南北艺术交流与传播发展第142-143页
        二 滋养艺术群体第143-144页
        三 保存文化遗产第144-146页
结语第146-148页
附录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6页
致谢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
下一篇:1949年以来的中国军事题材油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