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X射线脉冲星导航及脉冲时延估计算法 | 第19-30页 |
2.1 脉冲星的基本物理特征 | 第19-20页 |
2.2 X射线脉冲星导航 | 第20-23页 |
2.2.1 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时空基准 | 第20-21页 |
2.2.2 X射线脉冲星导航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2.3 X射线脉冲星导航时延估计的基本观测量 | 第23-27页 |
2.3.1 累积脉冲轮廓 | 第24-25页 |
2.3.2 标准脉冲轮廓 | 第25-26页 |
2.3.3 脉冲到达时延 | 第26-27页 |
2.4 现有脉冲时延估计方法 | 第27-29页 |
2.4.1 基于互相关函数法的脉冲时延估计 | 第27-28页 |
2.4.2 基于双谱算法的脉冲时延估计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快速RLS算法的自适应脉冲时延估计方法 | 第30-45页 |
3.1 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脉冲时延估计 | 第30-33页 |
3.1.1 最小均方(LMS)算法 | 第31页 |
3.1.2 归一化LMS(NLMS)算法 | 第31-32页 |
3.1.3 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 | 第32-33页 |
3.2 快速RLS算法 | 第33-38页 |
3.2.1 快速横向滤波RLS(FTRLS)算法 | 第34-36页 |
3.2.2 稳定快速横向滤波RLS(SFTRLS)算法 | 第36-38页 |
3.3 基于快速RLS算法的自适应脉冲时延估计 | 第38-39页 |
3.3.1 脉冲时延估计模型 | 第38-39页 |
3.3.2 计算量 | 第39页 |
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3.4.1 算法效率 | 第40-41页 |
3.4.2 基于EPN数据的脉冲时延估计精度 | 第41-43页 |
3.4.3 基于RTXE数据的脉冲时延估计精度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小波变换与RLS算法的自适应脉冲时延估计算法 | 第45-60页 |
4.1 小波变换 | 第45-49页 |
4.1.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45-46页 |
4.1.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46页 |
4.1.3 常用的小波基函数 | 第46-49页 |
4.2 基于小波变换与RLS算法的自适应脉冲时延估计算法 | 第49-51页 |
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4.3.1 基于EPN数据的仿真实验 | 第52-58页 |
4.3.2 基于RXTE数据的仿真实验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软件著作权目录) | 第67-68页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学术科研活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