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居民无酬劳动时间水平统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综合述评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4-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二、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16-17页
        一、研究创新第16页
        二、研究不足第16-17页
第二章 居民无酬劳动时间理论基础第17-22页
    第一节 居民无酬劳动时间基本含义第17-19页
        一、国外相关组织定义第17页
        二、国内相关组织定义第17-18页
        三、居民无酬劳动时间范畴第18-19页
    第二节 居民无酬劳动时间影响因素第19-22页
        一、家庭可支配收入第20页
        二、受教育程度第20页
        三、职业身份第20页
        四、性别第20-21页
        五、家庭抚养构成第21页
        六、年龄构成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居民无酬劳动时间分配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2-33页
    第一节 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2-31页
        一、不同收入水平下居民无酬劳动时间的分布第22-24页
        二、不同受教育程度下居民无酬劳动时间的分布第24-26页
        三、不同职业身份下居民无酬劳动时间的分布第26-28页
        四、不同性别居民无酬劳动时间的分布第28页
        五、不同家庭抚养构成下居民无酬劳动时间的分布第28-30页
        六、不同年龄构成下居民无酬劳动时间的分布第30-31页
    第二节 基于中国社会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1-33页
        一、居民无酬劳动时间趋势变动分析第31-32页
        二、居民无酬劳动时间空间分布分析第32-33页
第四章 我国居民无酬劳动时间水平综合评价第33-42页
    第一节 方法概述第33-36页
        一、结构方程模型第33页
        二、研究步骤第33-36页
    第二节 实证分析第36-42页
        一、数据来源第36页
        二、居民无酬劳动特征一对无酬劳动时间水平的影响第36-38页
        三、居民无酬劳动特征二对无酬劳动时间水平的影响第38-39页
        四、我国居民无酬劳动时间水平综合评分第39-42页
第五章 我国居民无酬劳动时间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第42-51页
    第一节 空间面板模型第42-44页
        一、模型形式第42-43页
        二、空间权重矩阵第43页
        三、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第43-44页
    第三节 实证分析第44-51页
        一、变量选取第44-45页
        二、模型检验第45-48页
        三、模型估计第48-51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51-55页
    一、研究结论第51-53页
    二、政策建议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炮制对决明子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和炮制过程化学研究
下一篇:通络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神经轴突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