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31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2-25页
        1.2.1 页岩油定义第12-13页
        1.2.2 细粒沉积岩概念及岩石学分类第13-15页
        1.2.3 页岩油储层特征研究现状第15-22页
        1.2.4 页岩油流体赋存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23-24页
        1.2.6 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6-27页
    1.5 论文的工作量第27-28页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点第28-31页
        1.6.1 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第28-29页
        1.6.2 论文的创新点第29-31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31-38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31-32页
    2.2 地层概况及沉积体系第32-35页
    2.3 地球化学特征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8-61页
    3.1 储层矿物学特征第38-43页
    3.2 储层岩石学分类第43-47页
    3.3 储层岩性特征第47-54页
    3.4 岩性组合特征第54-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页岩油储层特征第61-117页
    4.1 储集空间特征第61-71页
        4.1.1 样品及观察手段第61-65页
        4.1.2 储集空间类型第65-71页
    4.2 基于高分辨率背散射图像的孔隙特征表征第71-87页
        4.2.1 高分辨率背散射图像分析技术第71-72页
        4.2.2 不同类型孔隙的孔径与面孔率特征第72-75页
        4.2.3 不同岩性的孔隙发育特征第75-87页
    4.3 基于氮气等温吸附的孔隙结构表征第87-100页
        4.3.1 氮气等温吸附实验原理第87-89页
        4.3.2 氮气吸附等温线特征第89-94页
        4.3.3 孔径分布第94-97页
        4.3.4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表征第97-100页
    4.4 储层物性特征第100-104页
    4.5 物性影响因素分析第104-116页
        4.5.1 矿物成分第105-109页
        4.5.2 有机质生烃第109-111页
        4.5.3 成岩作用和埋藏演化第111-114页
        4.5.4 构造作用第114页
        4.5.5 热液作用第114-116页
    4.6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5章 页岩油流体赋存特征第117-137页
    5.1 页岩油流体的赋存空间第117-120页
    5.2 页岩油含油性分级第120-129页
        5.2.1 参数的校正第121-123页
        5.2.2 页岩油含油性分级标准第123-126页
        5.2.3 △LogR模型计算参数第126-129页
    5.3 页岩油流体赋存特征第129-136页
    5.4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结论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尔金断裂中段乌尊硝尔-索尔库里段长序列古地震记录
下一篇:四川盆地西部雷口坡组四段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