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11-15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外研究展望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数理统计分析算法理论 | 第18-36页 |
2.1 多元线性回归统计算法(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LR) | 第18-21页 |
2.1.1 线性回归统计算法 | 第18页 |
2.1.2 多元线性回归算法 | 第18-20页 |
2.1.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 第20-21页 |
2.1.4 残差分析 | 第21页 |
2.2 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PLS) | 第21-25页 |
2.2.1 偏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 | 第21-22页 |
2.2.2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建模步骤 | 第22-25页 |
2.2.3 最佳主成分的确定 | 第25页 |
2.3 BP神经网络算法(BPneuralnetwork,BPNN) | 第25-30页 |
2.3.1 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2.3.2 算法的网络结构 | 第26-27页 |
2.3.3 算法学习过程 | 第27-29页 |
2.3.4 算法步骤 | 第29-30页 |
2.4 蚁群优化算法(antcolonyoptimization,ACO) | 第30-33页 |
2.4.1 算法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2.4.2 算法的流程和规则 | 第31-32页 |
2.4.3 算法的应用 | 第32-33页 |
2.5 统计算法的优缺点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含能材料性能与结构参数关系模型研究 | 第36-56页 |
3.1 分子燃烧热与分子结构关系模型研究 | 第36-42页 |
3.1.1 分子结构参数选择 | 第36-38页 |
3.1.2 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3.1.3 检验分子燃烧热模型 | 第39-40页 |
3.1.4 分子燃烧热模型分析 | 第40-42页 |
3.2 分子撞击感度与分子结构关系模型研究 | 第42-48页 |
3.2.1 分子结构参数选择 | 第42-43页 |
3.2.2 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3.2.3 检验分子撞击感度模型 | 第45-48页 |
3.2.4 预估分子撞击感度 | 第48页 |
3.3 分子生成焓与分子结构关系研究 | 第48-54页 |
3.3.1 分子结构参数选择 | 第49-51页 |
3.3.2 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3.3.3 预估分子生成焓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含能材料构效关系分析及预估系统架构设计 | 第56-66页 |
4.1 需求分析 | 第56页 |
4.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56-59页 |
4.2.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56-57页 |
4.2.2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7-59页 |
4.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流程设计 | 第59-60页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60-65页 |
4.4.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第60-62页 |
4.4.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62-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66-78页 |
5.1 开发环境 | 第66页 |
5.2 功能实现 | 第66-75页 |
5.2.1 系统登录界面 | 第66-68页 |
5.2.2 性能构效分析模块 | 第68-70页 |
5.2.3 预估性能模块 | 第70-72页 |
5.2.4 系统数据的管理 | 第72-75页 |
5.3 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8-80页 |
6.1 构效分析模块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6.2 预估模块结果分析 | 第7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附录一 含能材料燃烧热样本数据 | 第82-87页 |
附录二 含能材料撞击感度样本数据 | 第87-92页 |
附录三 含能材料生成焓样本数据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0-102页 |
作者简介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