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绪论第9-13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0-11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第13-19页
    1.1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第13-17页
        1.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享发理念第13-14页
        1.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发展理念第14-15页
        1.1.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共享发展理念第15-17页
    1.2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条件第17-19页
        1.2.1 新时代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第17-18页
        1.2.2 扎实的实践经验第18-19页
第二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内容和特征第19-27页
    2.1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9-24页
        2.1.1 保障和改善民生第19-20页
        2.1.2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20页
        2.1.3 打赢脱贫攻坚战第20-21页
        2.1.4 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第21-23页
        2.1.5 绿色生态环境共享第23-24页
    2.2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特征第24-27页
        2.2.1 人民性第24页
        2.2.2 公正性第24-25页
        2.2.3 时代性第25-27页
第三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第27-35页
    3.1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价值第27-30页
        3.1.1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第27-28页
        3.1.2 丰富了科学发展思想第28-29页
        3.1.3 拓宽了新时代党和国家治国理政境界第29-30页
    3.2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第30-35页
        3.2.1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行动指南第31页
        3.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31-32页
        3.2.3 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第32-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风建设思想研究
下一篇: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研究--以河南省信阳市G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