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颗粒污泥体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7-37页
    1.1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环境分布第17-24页
        1.1.1 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分类第17-19页
        1.1.2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环境释放第19页
        1.1.3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稳定性第19-22页
        1.1.4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环境检测分析方法第22-24页
    1.2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污水处理设施中的行为特性第24-28页
        1.2.1 污水中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来源第24-25页
        1.2.2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污水处理单元中的迁移转化第25-27页
        1.2.3 纳米金属氧化物与污水中其他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第27-28页
    1.3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第28-33页
        1.3.1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纯培养微生物的毒性效应第28-29页
        1.3.2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好氧活性污泥的毒性效应第29-30页
        1.3.3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活性污泥的毒性效应第30-31页
        1.3.4 纳米金属氧化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第31-33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3-37页
        1.4.1 目前研究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4-35页
        1.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5-37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37-47页
    2.1 试验材料第37-38页
        2.1.1 反应装置、污泥来源及模拟废水第37-38页
        2.1.2 试验用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分散液的制备第38页
    2.2 厌氧颗粒污泥对纳米TiO_2吸附研究的分析方法第38-39页
        2.2.1 纳米TiO_2的特性表征第38页
        2.2.2 影响因素试验第38-39页
        2.2.3 吸附动力学模型试验第39页
        2.2.4 吸附等温线试验第39页
    2.3 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突然暴露对厌氧颗粒污泥影响的分析方法第39-45页
        2.3.1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废水中的稳定性分析第39-40页
        2.3.2 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的离子释放量的分析第40页
        2.3.3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消化各阶段及完整产烷过程的影响分析第40-41页
        2.3.4 厌氧消化过程中关键酶的测定第41-42页
        2.3.5 产酸菌的DNA提取及PCR-DGGE分析第42页
        2.3.6 EPS的提取及相关成分分析第42-43页
        2.3.7 ROS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第43页
        2.3.8 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第43-44页
        2.3.9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厌氧颗粒污泥上的分布分析(荧光标记法)第44-45页
    2.4 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颗粒污泥累积影响的分析方法第45-47页
        2.4.1 反应器构型及运行方式第45页
        2.4.2 常规出水指标的检测第45页
        2.4.3 454 高通量测序及统计学分析第45-47页
第3章 厌氧颗粒污泥对纳米TiO_2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第47-89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厌氧颗粒污泥及纳米TiO_2的表征第47-51页
        3.2.1 厌氧颗粒污泥的形貌特性第47-48页
        3.2.2 纳米TiO_2的物理特性第48-51页
    3.3 厌氧颗粒污泥对纳米TiO_2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第51-63页
        3.3.1 污泥粒径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51-53页
        3.3.2 pH值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53-55页
        3.3.3 生物量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55-56页
        3.3.4 温度对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56-58页
        3.3.5 纳米TiO_2初始浓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58-59页
        3.3.6 离子强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59-63页
    3.4 厌氧颗粒污泥对纳米TiO_2的吸附特性计算第63-78页
        3.4.1 吸附动力学模型计算第63-71页
        3.4.2 吸附等温线模型计算第71-76页
        3.4.3 吸附热力学模型计算第76-78页
    3.5 纳米TiO_2与厌氧颗粒污泥间吸附机理的探讨第78-88页
        3.5.1 吸附纳米TiO_2后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态表征及能谱分析第78-84页
        3.5.2 厌氧颗粒污泥与纳米TiO_2间吸附行为的机理解析与探讨第84-88页
    3.6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4章 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颗粒污泥的短期作用及机制分析第89-138页
    4.1 引言第89页
    4.2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特性及其稳定性第89-95页
        4.2.1 纳米金属氧化物特性的表征第90-91页
        4.2.2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液相中稳定性的变化第91-94页
        4.2.3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离子释放第94-95页
    4.3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消化各阶段的影响第95-113页
        4.3.1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水解阶段的影响第95-98页
        4.3.2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产酸阶段的影响第98-104页
        4.3.3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产氢产乙酸阶段的影响第104-108页
        4.3.4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完整厌氧产酸过程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第108-111页
        4.3.5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产甲烷阶段的影响第111-113页
    4.4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颗粒污泥完整产烷过程的综合影响第113-121页
        4.4.1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甲烷产量的影响第113-115页
        4.4.2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其它发酵产物的影响第115-121页
    4.5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产甲烷厌氧颗粒污泥毒性作用机制的解析与探讨第121-136页
        4.5.1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分布及暴露后颗粒污泥结构上的变化第121-123页
        4.5.2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颗粒污泥细胞完整性的影响第123-126页
        4.5.3 EPS在纳米金属氧化物胁迫下的作用第126-136页
    4.6 本章小结第136-138页
第5章 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颗粒污泥的累积影响及生物群落分析第138-168页
    5.1 引言第138页
    5.2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反应器内部环境及处理效能的影响第138-146页
        5.2.1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第138-140页
        5.2.2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末端发酵产物的产量及组成的影响第140-142页
        5.2.3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生物气产量的影响第142-145页
        5.2.4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第145-146页
    5.3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厌氧反应器内的归趋第146-149页
    5.4 厌氧颗粒污泥对纳米金属氧化物长期暴露的响应第149-166页
        5.4.1 纳米金属氧化物长期暴露下厌氧颗粒污泥的形貌变化第149-152页
        5.4.2 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对纳米金属氧化物长期暴露的响应第152-166页
    5.5 本章小结第166-168页
结论第168-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9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92-194页
致谢第194-196页
个人简历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124通过靶向PDCD6抑制卵巢癌细胞及诱导凋亡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Sirt1/NF-κB通路介导的炎症机制和脂代谢紊乱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瘀阻”病机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