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1 茶树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1.1 茶树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及药用价值 | 第16页 |
1.2 茶树多酚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 第16-19页 |
1.3 茶树多酚类物质合成调控因子的研究 | 第19-23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蔗糖处理对参与茶树多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的编码和非编码基因的影响 | 第24-70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5页 |
1.3 qPCR检测基因表达 | 第25-26页 |
1.4 蔗糖处理茶样的RNA-seq、lncRNA-seq及microRNA-seq分析 | 第26-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67页 |
2.1 不同外源糖处理对茶树类黄酮代谢途径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 响应蔗糖处理的茶树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 第33-52页 |
2.3 响应蔗糖处理的茶树基因的长链非编码RNA-Seq分析 | 第52-60页 |
2.4 响应蔗糖处理的茶树基因的sRNA-Seq分析 | 第60-67页 |
3 讨论 | 第67-70页 |
3.1 蔗糖处理对茶树中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与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67-68页 |
3.2 蔗糖处理对茶树lncRNA的影响 | 第68页 |
3.3 蔗糖处理对茶树microRNA的影响 | 第68-70页 |
第三章 参与调控类黄酮代谢的microRNA的功能分析 | 第70-80页 |
引言 | 第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70-71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71-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79页 |
2.1 miRNA前体的克隆及茎环结构 | 第74-75页 |
2.2 miRNA的表达图谱 | 第75-76页 |
2.3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第76-77页 |
2.4 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 | 第77-79页 |
2.5 胁迫处理microRNA过表达拟南芥植株 | 第79页 |
3 讨论 | 第79-80页 |
第四章 参与茶树类黄酮代谢的关键基因CsF3H的功能分析 | 第80-93页 |
引言 | 第8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0-8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80-81页 |
1.2 克隆,多重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81页 |
1.3 CsF3H重组蛋白的酶活检测 | 第81页 |
1.4 两条CsF3H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图谱以及不同处理下的表达图谱 | 第81-82页 |
1.5 转基因拟南芥的黄酮类物质分析 | 第8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2-90页 |
2.1 两条茶树F3H基因的特征 | 第82-85页 |
2.2 酶活性检测 | 第85-87页 |
2.3 表达图谱分析 | 第87-89页 |
2.4 CsF3Ha和CsF3Hb的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 第89-90页 |
3 讨论 | 第90-9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5页 |
附录 | 第105-117页 |
作者简介 | 第117页 |